分享

许福元:童年去北京瑞蚨祥|散文

 文学天空 2020-07-01

文学天空关注原创,主发小说、散文和诗歌等作品。如果你喜欢文学天空,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文学天空。

原创声明:作者授权原创首发文学天空,侵权必究。


散文之窗:


许福元:童年去北京瑞蚨祥|散文

插图摄影:张学文

我七岁那年秋天,爷爷带我去北京大栅栏瑞蚨祥绸缎庄。

公鸡刚叫头遍,睡得迷迷糊糊的我就被爷爷抱上了小车子。小车子其实是个大车,铁瓦车。辕牲口是一头大青驴。车厢上跨有一个椭圆形如桥洞般的车棚,前后有门,两侧有窗,像一座小房子。房子里铺白毡子,我就趴在白毡子上,看留着山羊胡的爷爷偏腿跨坐在辕头的坐褥上,手里晃悠着红缨小鞭。鞭影摇红,吆喝着大青驴得、得、得地前行。

小孩子家,看不见本村的树,心里就发毛,我问爷爷,是不是快到了?

爷爷嘿、嘿一笑,你当赶李桥一、六大集呢!咱这是刚穿过了李桥, 撇过庄子营,从岗山擦过去,正走芦台地界儿,奔前村半壁店,到金盏咱打打尖,然后一杆儿摇,就进齐化门了。说毕,他刷拉一下拉开竹篦窗帘,天已大亮大亮了。

飘渺的东方已由鸡蛋青演变成了鸡蛋黄,一缕桔红镶在影影绰绰的林带梢头。天空很蓝很高,地面很苍很阔,青山走得很远很远。那些满满当当、晃晃悠悠的庄稼被农民收割了,大地上留下茬茬溜溜的镰刀痕迹和码成堆的玉米秧棒秸。一只鹰在天空悠闲地盘旋,突然,箭一般闪电似向地面俯冲下去。爷爷说,这是老鹰在抓兔子。有三三两两的黑牛、花牛在低头用舌头卷草,一小群一小群白羊漫在田野里。三、五个农妇,在弯腰拾秋。远远近近,疏疏密密的村庄升起乳色炊烟,迤逦连绵,似乎都是天底下土黄的泥塑小屋。

我感觉树越来越少,人越来越多;房子越来越高,道路越来越窄;人迈步越来越快,驴走得越来越慢。最后爷爷一声:吁!驴车停在了一座高高的门洞口,两边蹲着两头大白石头狮子。我猜想,这回真的到了。

来了,您哪!一声潮乎乎的招呼带着露水就扑了过来。一个高高个子,头戴筒形毡帽,身着竹布长衫的人迈过门槛,边下台阶边笑着拱手迎过来,您老早,您老早,怕是起冒五更了吧!不等爷爷搭话,他又挥手招呼伙计,柱子,和往年一样,把小车子赶到老地方,让大青驴先在井槽子饮饮水,打打滚,落落汗儿。给喂上牲口,加点黑豆。

爷爷忙摆手,不用,不用。草料都带着呢。然后连鞭递给那个叫柱子的半大小子。口中连说:劳驾、劳驾,受累、受累。

可是,柱子却一声未吭,甩一声响鞭就把车赶走了。

大高个儿在前边走,爷爷在后面跟,我又贴在爷爷的身后。那个人上台阶进了屋,爷爷却停住脚,立在院子里。我刚往前迈一步,爷爷往后就拽了我一下,示意我像他那样,直直地戳着。还小声叮嘱我:那可是二掌柜!

许福元:童年去北京瑞蚨祥|散文

插图摄影:张学文

二掌柜出得门来,一只手袖口顺一把布条掸子,布条花花绿绿。这时,柱子也刚好过来,从二掌柜手中接过一把布掸子。于是,二掌柜用布掸子抽打爷爷身上的土星儿,柱子用布掸子抽打我身上的土屑儿。先是两肩后背,接着胳膞前胸。依次屁股膝盖,收科是裤脚鞋帮。我总觉得柱子这小子有点儿坏,他让我抬起两臂,平端伸直。然后,布掸子带着风声,就像鞭子一样抽过来。我的头躲向左,他的布掸子也偏偏向左;我的头躲向右,他的布掸子也偏偏向右。虽抽不着我的脸,却抽得我鸡胸脯生疼,又不敢也不好意思喊疼。真是气死我了,真恨不得劈手将他手中的布掸子夺过来,也抽他一顿。

身上被抽打得麻麻酥酥,清清爽爽,就被请进了屋里。一张方桌,两边是栗子色的方椅子。二掌柜往爷爷的铜烟锅里摁上烟末,和爷爷就分坐两边。柱子端来茶水,白碟子上坐一个茶色小碗。我坐在一条宽春凳上,二掌柜让柱子给我端来一盘糖耳朵。

我一边吃粘粘甜甜的糖耳朵,一边听二掌柜和爷爷说话儿。

先听到二掌柜一连声的问好,老太爷好?老夫人好?公子好?千金好?天气好?庄稼好?收成好?牲口牙口好?最后问,八哥好?

爷爷紧吧嗒一口烟,又呷一口茶 ,忙说,不是八哥,是鹩哥。

二掌柜又连声说,鹩哥好?鹩哥好?

爷爷没回答鹩哥好不好,而是眉开眼笑说起了收成:前年土改分的八亩一分地,今年风调雨顺,大白瓷的棒个儿,甩出一尺多长;花朵黄豆,豆荚干枝梅,一嘟噜一嘟噜;上坡地的白薯,小孩脑袋似的。落花生,一窝猴儿。吃穿量家当。庄稼人,完秋卖了粮食,心里才有谱儿进城来瑞蚨祥买一年穿的鞋鞋脚脚。

二掌柜这时从容站起,又招呼柱子过来,老爷子烟也抽得了,水也喝得了,快带老爷子到柜台前,时兴的,实用的,价钱不贵耐用的;走走转转,摸摸看看,明码标价别打眼。六、七十里,一年进一趟城不容易,有钱花在刀刃上,有粉搽在脸蛋上。

这时,不时有三五成帮成群的顾客进来,二掌柜又拱手对爷爷说,先让柱子伙计带您过过眼,我去去就来。有什么事儿,让小学生喊我一声。说完,用大手还摸了我一下秃脑壳。噢,我成了小学生啦!

面对柜台后架子上那一竖排一竖排的绫罗绸缎,让人眼花缭乱;柜台案子上那一疋一疋挨肩叠加的布料,使人不知所措。一向稳重老练的爷爷竟像小孩子一样局促不安起来。柱子此时倒神气起来,连声问爷爷,您要这个?不要。您要那个?也不要。再要那个?还不要。柱子有点嘲笑地说,您这也不要,那也不要,您干嘛来了?要不,您看看海龙水獭大氅领袖,哈喇回绒西服丝呢?

爷爷的脸,此时红布一样。一路赶车,都没有出汗。现在,汗珠子如虫子一样,爬上了他额头。

二掌柜毕竟是二掌柜,此刻及时救驾。他对柱子说,你去看看大青驴吃饱了没?饮饮水,戴好粪兜。剩下的草料,还给装在麻袋里。把小车子里边归置归置,一会儿好码布疋。尔后,对我爷爷说,老爷子,您把您心里的谱儿亮给我,我给您参谋参谋。薄的厚的,春秋换季儿,您想到着点儿。买布先从上往下买,高堂高寿,做一件换季棉袍,面子用青士布,里子用豆包布,柔软随身;女眷时兴小碎花,面子宽;斜纹布,出门入户;平纹布,下地干活;本店新进一批白布,便宜,当被里、褥里、套裤里、上棉裤腰、棉柱腰子。您要是在顺义南门外染房店一染,染房店里可不出白布,您要青灰有青灰,要瓦灰有瓦灰,要臧蓝有臧蓝。越洗,臧蓝变瓦灰,瓦灰变青灰,青灰变月白。像您的孙男弟女,穿着都合适。还有,街坊四邻,亲亲顾顾,托您捎捎带带,还不一勺烩了。反正一只羊也轰着,两只羊也赶着。

许福元:童年去北京瑞蚨祥|散文

插图摄影:张学文

二掌柜的一番话,说得爷爷连连点头。他又将爷爷引到柜台前,啪、啪、啪一字排开一疋一疋的布料,嘣、嘣、嘣用双手左右抻着、上下抖着,布面展开,斜绷在他胸前。老爷子,您光点头不行,您听听这是什么声儿,弹老弦子似的,铜音儿。我再告诉您,您买的多,超过一丈,还照老规矩,老尺加一,还外送一副青腿带,一条唐布手巾。

爷爷笑眯眯的说,掌柜的,我就爱听你说话儿。庄稼人晚秋来瑞蚨祥买布,就为了全家老小能倒下毛来。说着从怀里掏出皱皱巴巴一把纸条儿,上面写着自己家及本家族及亲属及街坊四邻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狗子六所拜托买布的品种、规格、数量。二掌柜将纸条一一摊在柜台上,一一抚平,一一辨认。然后端起茶杯,一仰脖一饮而尽。又将两袖高挽过肘,并撩起长衫下摆,掖于腰间。人更显得精神抖擞,干净利落。然后高喊一声,柱子,放布。

柱子双手徐徐放布于前,二掌柜持木尺测量于后。眼中瞄着纸条,手持木尺,口中高喊,青士布,一尺、二尺、三尺……九尺,一丈,老尺加一!老尺加一,那四个字的声音拔高拉长,整个商铺都回荡着老尺加一的声音,引得堂内顾客,引颈观看。多加的那尺寸,二掌柜定要让爷爷掌一眼。木尺的一端,似乎有一缺口,镶有刀片。只见他轻轻一硌,俯下身去,用剪刀冲开一小口,然后双手扯开,那疋布哧的一声,在空中一撕到底,豁然断开。究竟残有布丝如蛛丝般软系飘浮,他用手当空一抓,好像没抓到什么,其实那布丝,已被他三绕两绕,缠在爷爷的布上。一时间,斜纹布,一尺、二尺、三尺……九尺,一丈,老尺加一!平纹布,一尺、二尺、三尺……九尺,老尺加一!最后,二掌柜喊一声,上等好漂白布,四疋,外加半疋!

临别的时候,二掌柜又拱手送至门外,您老顺便就过来坐坐,落落脚儿。喝点水儿,歇歇腿儿。

在回来的路上,我躺在悠悠的布垛上,挺舒服的。我对爷爷忿忿地说,那柱子不是好东西!

爷爷也点头同意,那小子不是学买卖的料儿。他没准是大掌柜的“三爷”,姑爷、舅爷、少爷,他瞧不起咱庄稼人。不过,他也找辞了。

我问爷爷,您咋知道?

爷爷说,我从厢房窗前过,二掌柜正在屋里“呲”他,你一天三顿饭,吃的就是这些庄稼人土里刨的食儿。他们一年完秋来瑞蚨祥一回,可养咱们一年哪!你还给人掉脸子,脸子不是脸子,屁股不是屁股。这买卖,你还不给我弄砸了、做丢了?

大青驴一听说往回走,也奔家心盛,打着响鼻撒欢撂蹦儿撅起尾巴。可回到家里的时候,南方天空中的三星也已经歪了。一屋两炕的人还在等我们归来。爷爷把给乡邻带的各种布,一份一份连同找回的零钱,悉数交到他们手中。庄稼人不会说谢字,只是憨憨地笑。

一连半个月二十天,我家像办喜事似的。街坊四邻,一拨一拨有事没事都找茬儿到我家坐坐。我和爷爷去了一趟北京瑞蚨祥,在众乡邻眼里,如同捉了逆贼,擒了反叛,挂印封侯,受了皇封一般。爷爷和我,一遍又一遍重复地几十遍回答乡亲提出的在我看来都是十分简单的问题,八仙桌、太师椅、春凳、盖碗、高末茶、关东烟、糖耳朵、青腿带、唐布手巾、柱子、二掌柜、老尺加一,东来顺、内联升、同仁堂,等等。爷爷都说腻了,我却没烦。几个老人夸我,七岁看大,八岁看老,瞧这孩子,有福气。刚七、八岁,就能和二掌柜那么大的官,平起平坐。

冬天晒暖,几个老人背个粪簊儿,贴个墙根儿,聊古话儿。爷爷两眼半睁半合,嘴里嘟囔着:瑞蚨祥那么大的买卖,把咱庄稼人当人哪!

爷爷笑眯眯地眯着双眼,陶醉在被人尊重的盛大节日里。

爷爷在陶醉中满足地走了。

许福元:童年去北京瑞蚨祥|散文

插图摄影:张学文


本文由许福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作家简介:

许福元:童年去北京瑞蚨祥|散文

作家许福元近照

许福元,笔名星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协会员。主要作品有:诗集《早春》;小说集《半夏》《仲秋》《惊蛰》;散文集《瑞冬》;游记《印象美国三十天》。另有作品散见《北京文学》《小说林》《小说月刊》 《星火》《当代小说》《飞天》《大家》等刊物。短篇小说“香火地”和“娘亲舅大”分别获2012年,2013年北京市职工创作“五一”文学一等奖。“卷毛活”获首届浩然文学奖短篇小说一等奖。其作品多篇被收入各种选本。散文“盲人玫瑰”被列为中学生课外阅读文本。小说“吊炕”“栗子. 立子” 被列为某高校高考模拟试题。


本文审稿:张学文

插图摄影:张学文


投稿邮箱:


小说散文:276181335@qq.com

诗歌邮箱:2265257454@qq.com

许福元:童年去北京瑞蚨祥|散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