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莉:致敬母亲|散文

 文学天空 2020-07-01

《文学天空》网刊首发原创优秀作品,是文学双月刊《琴台文艺》及其他杂志的选稿基地,主发青春、情怀、乡土、都市、亲情、留守题材的小说、散文和诗歌类作品。

原创声明:作者授权原创首发文学天空,侵权必究。


散文之窗:

黄莉:致敬母亲|散文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又到了,首先祝福全天下优秀称职的母亲们节日快乐,同祝我的母亲幸福安康、福寿绵长!

在这个世界上,最是牵肠挂肚儿女的莫过于母亲,最是让儿女们愧疚于心的也莫过于母亲,父亲曾在他的回忆录里就高度评价我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女性……的确,她没有美好的童年,也没有在她母亲的怀抱里撒过娇,更没有同她的哥哥弟弟一样进过学堂。她出生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成长于贫苦农民家庭,我的外爷一生忠厚老实没有文化也不多言语,但勤劳勇敢、朴实担当、吃苦耐劳、沉默如山,除了佃田耕种,还兼开粉坊。外婆本是大家闺秀,知礼明义,通晓政治、经济,只因父辈为其指腹为婚,婚嫁时从闺阁到农村,一切从头学起,与夫君一起共同扛起了一个大家庭,直到兄弟姊妹成婚分家或远嫁,方才有心安顿自己的小家庭。我的母亲就是在这样一个富有大爱和牺牲奉献精神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外爷外婆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着母亲。

母亲在家排行老四,上有哥哥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她从小就很聪慧懂事,看到外婆踩着三寸金莲既要下田学做农事又要操持大家庭,她默默地支持着母亲的一切决定。外婆说,家里再穷也要送娃儿们去读书识字,孩子们的将来要靠文化才能顶得起天立得起地,也才不会受人欺负,大舅、二舅、三舅和幺舅都先后去了学堂,唯独大姨和母亲读不成书,外婆说,女儿家不可以抛头露面的。

外婆本是一个深受封建礼教束缚和毒害的女性,可在自己的女儿面前,外婆依然摆脱不了封建礼教的旧意识,她打不破那个时代的枷锁,她的能干和明理虽然是那个时代那个地方一位颇有名气的女杰,但她终究用《女儿经》严厉苛刻地管教着我的大姨和母亲,大姨成了藏在闺阁中的绣花女,母亲4、5岁时就开始学习洗衣扫地烧火做饭,不到6岁就成了外婆的小帮手,背弟弟、做家务,衣服没洗干净,外婆牵着眼皮督促再洗,事情没做好都会重复做到外婆满意为止,吃饭不能发出声音,有客人来了不许上桌子,笑不露齿,言不轻狂,母亲接受着外婆严格的规矩礼仪训诫。

6岁那年,母亲每天早上三、四点就被叫起来,跟着外爷和二舅一起灌料磨粉,一灌就是20多斤,有时边灌料边打瞌睡,甚至把豌豆撒落一地。7岁学手车纺土棉线,14岁时学纺大车……绣花、做鞋、缝补浆洗、做茶食样样都会。有一次,大舅回家发现我的母亲正在偷偷地翻看他的书本,便试着教她识字,大舅发现这个妹妹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既聪慧又伶俐,于是去跟外婆说,让妹妹读书吧,外婆硬是不答应,大舅只好利用每次回家的机会抽空教母亲识字背书。在她15岁那年,乡里办起了农业合作社,母亲除了积极参加集体劳动外,晚上千方百计争取去夜课班学文化,母亲的进步很大,除了自己学会很多知识外,还当起了学习辅导员帮助其他同伴学识字。也许是遗传了外婆的良好基因,有着绝好的天赋和慧根,她学什么都很轻松,一学便会,自此外婆也开始积极支持鼓励母亲学文化了。

黄莉:致敬母亲|散文

18岁那年,也是母亲用青春编织梦想的开始,母亲参加了幼教工作,也许是母亲对新生活的渴望,也许是母亲想冲出樊笼展翅高飞,她自愿申请到了离家最远的一个大队“法华寺”幼儿园任教,一干就是四年之久,以园为家,与幼儿为伴, 她把全身心扑在了幼教事业上,她用青春年华和最充沛的精力潜心做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那时的条件十分艰苦,幼儿园没有阵地,她就与老百姓协商利用农家的堂屋做教室;没有桌椅板凳,她就用石头垫木桷代用;没有教玩具,就自己动手就地取材自制了30多种教玩具;没有图书,就用自己微薄的工资给幼儿买连环画、图画书。她每天不分天晴下雨都是按时到各家各户接送孩子,年纪小的就背上背一个,手里拉一个,从来没有出过安全事故,孩子的衣服和手脸脏了洗,孩子的衣服裤子破了补,孩子生疮生病了悉心呵护照顾,孩子们吃饭挑食了就将食物精心制作成小动物哄,讲故事、做游戏、唱歌跳舞,活泼开朗、形象生动。教书育人,爱幼如子,在当地传为佳话,一些距离很远的幼儿家长慕名将孩子送来了“华法寺”,她将一所最边远的幼儿园 办成了全公社幼儿最多、教学质量最好的幼儿园。 她教育引导的孩子开朗活泼、团结友爱、讲文明懂礼貌,“华法寺幼儿园”成为了全公社汇报交流或接受上级检查的现场。

时值那个大办食堂又闹灾荒的年代,生活相当紧张困苦,母亲即使再饿,她也坚决不同意吃分孩子们的羹,有一次她去公社开会回来,看到孩子们碗里的饭量比平常少了,便到处查找原因,结果发现两位老师盛了一大碗藏在厨房的一个隐蔽处准备自己吃,母亲一边生气教育她们的错误做法,一边把饭端出来心疼地一勺一勺分添给幼小的孩子们,她说大人再饿也不可以抢孩子的那点吃的,他们那么小,不吃饱肚子怎么生长啊?食堂分的红薯,她发现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萝卜而喜欢吃红薯,她就跟孩子们换着吃,首先保证孩子们不饿肚子,到了1959年,我的母亲已全身浮肿,但她仍然坚持忍饥挨饿也不食一勺幼儿的饭菜。

1959年,我的母亲光荣地出席了达县地区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1960年被公社授予“妇女先进工作者”、县人委授予“全县幼儿园先进工作者”、省妇联授予“社会主义建设中成绩优良工作者”等光荣称号,当时的《巴中报》、《通川报》先后报道了她的先进事迹。随即她被调任公社中心幼儿园负责全面工作,她带领她的战友一起创建了先进幼儿园,为全公社的幼儿教育工作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母亲用青春的璎珞编织了美丽的花环,同时也用事实证明了谁说女儿不如男?更证明了女人能顶半边天!

黄莉:致敬母亲|散文

母亲说,参加了工作才理解外婆为何对女儿的教育如此严苛 ,也才逐渐体会到外婆用着自己的方式关爱保护着孩子们,外婆的良苦用心和教育成果在母亲的身上得以展示和回报,母亲的能干已在工作上显露才华,她的善良、大度和胸怀,还有她的慈孝贤惠与担当,影响着邻里乡亲和子子孙孙。母亲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孝女孝媳,她的作风朴实干练有思想有主见像极了外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她都跟外婆一样没有抱怨过命运,也从不屈服和认命。她一以贯之地走着外婆的思想路线,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姊妹爱护有加,还有外婆固守的传统思想及严谨的生活态度也根植入了母亲的血液和骨髓。

那一年,我的爷爷患水肿病卧床不起,一生就给儿子提了一个要求,死前一定要见到儿媳妇娶进门。生活异常艰辛的岁月,我的父亲每月就17斤粮食,领22元工资,母亲吃大食堂每月领7元工资,哪里有钱粮操办婚事啊?愁煞父亲也,母亲为了满足爷爷的心愿,衣服未缝制一件,酒席未办一桌,在父亲的工作单位上开了一个短短的茶话会就结婚了。随即赶回老家见公婆,就仅有的食材给爷爷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爷爷高兴地舒展着眉头说:娃啊,你好哦,这样我死也瞑目了。

母亲成家后怕耽误父亲的工作几乎挑起了家庭所有的重担,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但她总是挤出时间一空就走15里山路回家照顾老人,爷爷已病入膏肓还是走了,母亲尽心尽责地独自在家办理好了爷爷的后事,当父亲赶回的时候,爷爷的坟头石都已砌好。爷爷病故后,家里只有奶奶一个人了,母亲随时回家挑水、拿柴和陪伴,每回家一次都要帮奶奶把生活所需安排妥当才走,可母亲还是担心奶奶孤单和生活不便,于是她作了个大胆的决定:辞去工作,安心回家陪伴照顾老人。后来组织上多次请她回去工作,她都婉言谢绝,把替夫尽孝变成对父亲工作的最大支持。

她秉承了外婆的教育理念,外婆曾经用怎样的方式教育她,几乎她一样一样地在我的身上延续和实践,不许头上戴花,不许额头剪刘海,笑不许露齿,不能同男孩子打打闹闹……母亲尤其对我约法三章,我抗争过,抱怨过,怼她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她越是严厉我越是叛逆。

记得有一次我带着弟弟偷吃了母亲买给奶奶的一颗古巴糖,她放在一个装麦子的大缸里,见底的麦子,几颗糖摆在那里被母亲打着记号,我们太小手短够不着,我叫弟弟抱着我的腿我趴进去用手夹,哪知弟弟太小拉不住我,我卡在缸里好半天出不来,结果忘了还原记号。母亲本想我自觉认错,我就是不承认,无论她怎么诱导,我死不承认……那次我被暴揍了一顿,摸摸满是血痕的屁股和小腿,直接哭到睡着。晚上迷迷糊糊的感觉到母亲在我的床前用热毛巾给我热敷伤痕,温柔的给我说话:那么苦啊,哪个想打你嘛,可你的性子那么烈犟不yu怎么得了?母亲的眼泪滴落在我的脸庞,装睡的我心被融化了,努力撑着起来紧紧抱住了两眼泪花花的“铁人”,发自内心地向母亲真诚道歉。我开始慢慢感知到母亲柔的一面和慈爱心肠。

黄莉:致敬母亲|散文

母亲像外婆一样,懂得舍取并牺牲自己成就大爱,她开始学习耕种田地,搞集体生产、做义务工等,家里的自留地、养猪养牛都成了母亲肩上的担子,由于不会种庄稼被人冷嘲热讽,由于承担有公社半脱产干部的工作任务和社会活动而挣不够工分,我们家成了典型的劳弱户,但母亲没有气馁,而是虚心向老农请教,时间不够用,就白天忙工作,晚上点起煤油灯加班加点地干活,每天都有超负荷的劳动强度,但母亲没有一句怨言,从不让奶奶去做重活累活,也从不告诉父亲自己的艰难与困苦,她不想让父亲担心,更不想拖父亲的后腿。在生活极度艰苦的日子里,首先关照的是奶奶,其次是孩子,唯独没有她自己。奶奶生病两次卧床不起,是母亲给奶奶请医熬药、搽洗身体、喂饭、换洗……最后奶奶瘫痪在床半年多,母亲几月如一日尽心陪伴与照顾,在身怀4个月孩子的特殊时期,依然照顾奶奶无微不至,并不惜一切代价将奶奶从死神手中抢回来,又多活了两月之久。

奶奶走了,家里欠下了一大笔倒补款,母亲带着三个幼小的儿女,开始腾出手来抓生产和发展,恰逢这个节骨眼儿,母亲后颈部患了很大一个蜂窝组织炎,加上蛇缠腰,疼痛难忍,记得医生用很粗的棉条塞进她的后颈窝后,她又抱着背篓跪在地上去给牛割草、打猪草,晚上一切忙过,才开始换药疼得痛哭出来,我在朦胧中听到了母亲的哭声,疼得有些撕心裂肺,我的心也跟着一紧一紧的,于是我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快快长大为母亲分担责任。

黄莉:致敬母亲|散文

有一天,母亲发现我满是泥巴的大脚趾在流血,她一查看才晓得我是去坡上铲草皮而铲翻了脚趾甲,母亲爱恨交加,撑着疼痛得直不起的腰,扬着黄荆条吓唬我,我看到母亲的爱与疼痛,一向挨打打不跪的我第一次主动跪下认错,只想母亲赶快息怒。母亲经常劳动最低不少于18个小时,干工作深得民心,兴家业负累艰辛,有人劝她别让我读书了,就在家里帮忙干活儿吧。母亲说,女孩男孩都一样,我不会再耽误女儿读书的。她克服着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把我和弟弟送去学校,她自己却吃苦劳心成了一身病痛,贫血、肝炎、营养严重不良等一齐向这位刚强的母亲袭来,她连连后退支撑不住倒下了,关门闭户四天四夜卧床不起,等邻居敲窗发现她已奄奄一息,母亲差点走了,父亲说,是你们的母亲太善良太贤惠太伟大,所以阎王爷不收她。母亲算是死里逃生,也算老天爷给了她一个公平。

母亲的故事枚不胜举,过去因她对我的严苛而不敢亲近,直到有一天,我为人母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这对带伤的母女关系开始变得平和而亲密,我渐渐理解到母爱的远见与深沉,还有做女人做母亲的不易,在外婆和母亲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们就是最典型的中国女性,一个时代的结束,又一个时代的崛起,女人、母亲都活得最累最有价值。理解母亲的艰辛,心疼母亲一生的克己与奉献,如果没有当年外婆对 母亲的“刻薄”,哪有今天美名远播的伟大母亲?如果没有当年母亲对我的“挑剔”,哪有我今天的成器与炼达?感谢母亲把我带到这个世界来,感谢母亲在我人生路上的引领,感恩母亲在一直的陪伴,从幼年到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和中年,尽管那些年代生活窘迫,但我深深感知了母亲的坚强与自信、勤劳与勇敢、博爱与伟大。

如今,您更是母爱泛滥,使我们常常在习以为常、无动于衷里享受,您是那样的包容和体谅,总说“你们忙,不用管我,我能自理。”这样的母亲,一切为了儿女着想,是否会让儿女们将来歉疚和自责啊!母亲,您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在影响带动着您的子孙,请相信:这种爱在无声的蔓延,如涓涓细流在生活的长卷中溢满空隙。我们爱您,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一定把一切美的文化和家风都传承下去。

捧一束康乃馨送给伟大的母亲,愿我的文字和您的故事片段能够传递爱与温暖,也愿所有的母爱似水,绵延不绝!

黄莉:致敬母亲|散文

本文由黄莉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作家简介:

黄莉:致敬母亲|散文

黄莉,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人,四川省巴中市作协会员,现供职于巴中市人大常委会。


审稿:张学文

插图:网络


关注文学天空,阅读更多精彩作品:


张中信的新古体诗

张中信:城市,低处的生存|散文

苏维:屋后枇杷|散文

陈旭升:我的同学|散文

陈旭升:母亲想过的日子|散文

陈旭升:牛爷|散文

陈旭升:老屋|散文

廖伟旭:难忘老家锅台|散文

陈国凡:贼|小小说

陈艳玲:初为人母|散文

陈国凡:饭局|小小说

刘高娟:看春望夏|散文

谢沁宏:闺蜜|小小说

李言录:捉“贼”|小小说

亢流渚:飘逝的领带|小小说

张守金:感谢傻妮|小小说

亢流渚:隔墙有耳|小小说

何光燕:爱在当下|小小说

李立纲:小巷故事|小小说

郜敬晓:父母在家就在|散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