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给一些中小家电厂商留条活路

 家电圈观察 2020-07-01


这些年,很多中小家电厂商日子不好过,出现批量"关店关厂潮"。对于这种局面,无论政府职能部门,还是大的家电厂商都需要引起警惕,要给一些优秀的中小家电厂商留条活路。他们是中国家电产业"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杨嘉||撰稿


千万不要小看那些中小企业,对于当前中国家电产业的所有大企业,都是由小到大成长起来的。很有可能,今天你看不起的中小企业,明天就会让你高攀不起。

2017年对于中国家电产业来说,挑战多、变化多,但是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必须要解决。那就是要充分给予中小家电企业活路和空间。无论是国家的宏观政策、产业政策,还是主导产业竞争和发展的那些大企业、大商家,一定要给予一些优秀的中小企业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为什么?
因为最近两年来,在中国家电市场的风云变幻之中,日子最难过的当属那些中小家电厂商们。但是,对于整个中国家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动创新与变革来说,却又最离不开中小厂商的推动、刺激。因为,一些优秀的中小企业,往往是家电产业升级迭代、持续创新的最迫切力量和最大支撑。

比如说对于很多的彩电巨头来说,当年乐视、小米都属于中小企业,他们进入彩电市场之后,表面上是通过低于成本价抢市场,但是他们自身的"先有市场再有工厂",以及"不只是靠硬件赚钱更多还想靠运营用户赚钱",实际上赋予很多彩电巨头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创新变革思路。

比如说这几年来,中国的彩电产业从一个传统的制造产业,一下子成为互联网时代最热闹的大屏生态新产业,本质上就是因为这些中小企业的参与搅动。他们当然会也因此获益,但是最终的受益者应该是整个行业,以及消费者。

也就是说,在家电这个相对已经成熟的产业,中小企业充当的就是典型"鲶鱼"角色。一方面是传统领军企业的"搅局者"和"挑战者",让很多大企业日子不好过,甚至挖大企业的"墙角"。另一方面,却又是产业创新升级的"先行者"、"试错者"。在很多大企业不敢干、不愿做的事情上主动探索。

怎么办?
其实对于很多家电巨头来说,他们虽然手中拥有大量的创新资源和人才团队,但是在一些前瞻性、颠覆性创新上,往往不是大企业率先完成,而是一些中小企业快速落地的。因为创新的A面是领先,领跑,B面却是失败、风险。

比如说在零售渠道的电商化转型中,当年国美、苏宁,以及京东、阿里都发现其存在的机会和未来的空间。理论上,国美、苏宁在线下积累的产品资源、用户资源最丰富。应该是家电电商化的带头人。最终,却是阿里、京东成为家电电商化的开创者和领跑者。原因是什么,就是国美、苏宁的线下盘子太大,太重,面临转型的风险太大。而当初阿里、京东在家电零售上"一穷二白",从小到大起步,自然敢于试错和创新。

实际上再看看这两三年的中国空调产业就能发现,作为空调一哥的格力电器,早已不是一系列新产品、新技术的引领者和开跑者。反而是奥克斯、志高等二线空调品牌率先在外观的时尚化、艺术化;内在的智能化、变频化上不断推动。

原因并不难理解,对于格力这种年出货几千万台的空调企业,产品风险的控制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而任何创新的新产品,都是存在稳定性、可靠性风险的。这个时候,行业老大们往往就会选择静待新产品和新技术成熟后,再快速切入,凭借品牌、渠道等资源全面抢夺。

不只是在中国,即便是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优秀中小企业也一直是创新变革的主体。他们因为自身的实力弱、资金少,因此比大企业更迫切的需要通过创新、颠覆、突破来改变自己的现状、突破自己的短板。所以他们往往会拿出"九死一生"的魄力去投入创新,同样他们在投入创新过程中往往面临的束缚和挑战也更小。

敢试错!
对于当前的中国家电产业来说,一方面整体的创新驱动氛围还不成熟和完善,需要鼓励和推动一大批的中小企业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进行创新,形成一个更加良性、成熟的创新体系,真正让中国具备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科技驱动力;

另一方面整个家电产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一个个的生态环境。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最高境界不是简单的"你死我活",而一定是基于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下的"相互博弈"、"相互驱动",真正让竞争对手和追赶者成为激活企业保持持续战斗力的最大动力。

面对一些优秀的中小家电厂商,家电大巨头们绝对不要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逼退他们、洗掉他们。反而应该采取一些更聪明的方式,比如战略性投资,或者是产业链的生态协同等方式,去鼓励、扶持甚至帮助这些中小企业的一些创新产品和技术快速落地应用和成熟化。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国家电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有超过一半,甚至更多的中小企业,缺乏最基本的市场竞争力,也不具备创新的实力和动力,更多的是以商业投机的方式在生存和发展。甚至不乏大量的傍名牌、造假者。显然,这属于要被市场第一批淘汰出局者。

但是一批真正优秀的中小家电企业,也一定会在这两年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坐标。未来,这些优秀的中小厂商将是中国家电产业最重要的支柱和力量,更是中国家电产业持续创新的希望和动力。

====

家电圈(cheaa007):中国家电产业覆盖面广阔、内容专业、观点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文章严禁转载盗用!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