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率先在尼德兰爆发?

 昵称70396782 2020-07-01

16世纪,当整片欧洲大陆尚蒙于封建统治的阴霾之下时,它像一柄利剑刺破了昏暗云天,铿锵有力的剑吟在欧洲大陆回响,独立自由之光也开始垂落在这片昏暗的土地上。从此,人类历史的前景出现一抹灿烂的曙光……

资本的勃兴

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依托毗邻大西洋的优越地理位置,尼德兰地区经济迅速崛起。16世纪尼德兰已成为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关系极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彼时的尼德兰享有“城市国家”之美誉。全国有大小城市三百余座,人口三百多万,是欧洲重要的经济中心。欧洲商品大多以此为大货栈和集散地。阿姆斯特丹是北欧运输贸易的枢纽,安特卫普是西欧和北欧的贸易与金融中心,被称为“十六世纪的华尔街”。

独特的商贸地位催生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各类商船航行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波罗的海与地中海之间。频繁的国际国内贸易,加强了尼德兰同世界各国及其内部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推动了尼德兰地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

16世纪尼德兰的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也有了初步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遍及城乡,出现了工场主、包买商与雇佣工人各大阶层。纺织、化工、造船、航海、冶金、采矿、印刷等行业发展迅速,其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和技术在当时欧洲首屈一指。

“王冠上的珍珠”

诚然,作为西班牙帝国的属地,尼德兰的贸易优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西班牙对新航路的开辟及经营。然而西班牙王室从尼德兰攫取来的财富也不在少数。查理五世称尼德兰是“王冠上的一粒珍珠”。

西班牙统治者对尼德兰采取疯狂的掠夺政策。据估量在16世纪西班牙每年从尼德兰榨取的捐税约占西班牙国家总收入的40‰。西班牙在尼德兰地区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增收输往尼德兰的羊毛出口税;拒绝偿还拖欠尼德兰银行的债务。长此以往,大量工厂倒闭,工人失业,银行破产,商业发展受到极大抑制。而西班牙从尼德兰征收巨额赋税用于与尼德兰自身利益毫不相干的对外战争,引发尼德兰社会的普遍不满。

另一方面,西班牙统治者为了保持在尼德兰地区的垄断地位,限制甚至禁止尼德兰与除了西班牙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关系。西班牙不允许尼德兰直接与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进行贸易往来,而需要通过西班牙这个中转站进行贸易以获取巨额收入。更令尼德兰人不满的是,西班牙禁止尼德兰与英国进行任何商业往来,而后者是尼德兰对外贸易的重要对象。

可见,西班牙的专制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尼德兰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民族与宗教

中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浪潮席卷之下的欧洲各地民族意识逐渐增强,民族国家纷纷建立。置于西班牙统治之下的尼德兰地区也不例外。建立民族独立国家、反对其他民族压迫的诉求逐渐成为尼德兰人民反对西班牙当局和进行革命的强大精神动力。

就在尼德兰民族意识强化之时,西班牙统治当局依然对尼德兰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尤其是腓力二世上台后专门任命西班牙人统治尼德兰,排挤尼德兰籍的政府官员,清除军队和政府当中的尼德兰官员,拒绝尼德兰召开三级会议,先后派遺狂热的极端分子玛加丽特和格兰维尔主政尼德兰……这些无视尼德兰民族属性的政策招致尼德兰贵族平民和资产阶级的一致反对。

马丁·路德

早在16世纪初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潮就在尼德兰传播,到了16世纪五十年代,加尔文教教会在尼德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

以天主教世界卫士自居的西班牙统治当局自然不能容忍新教的存在,对尼德兰实行血腥的宗教镇压政策。西班牙竭力支持天主教势力,大设宗教裁判所,颁布了多如牛毛的血腥诏令。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约五万人遭到宗教迫害。

后   记

西班牙的专制殖民统治和残酷血腥的高压政策使得昔日富庶的尼德兰百业凋敝,民族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大批工人失业,农民、渔民等挣扎在饥饿和死亡线上。这一切使尼德兰人民反西的民族情绪急剧高涨。

1566年尼德兰贵族协会向西班牙驻尼德兰总督呈递请愿书,提出停止宗教迫害等诉求,未果。同年8月,城市平民和城郊农民将愤怒发泄在天主教会上,捣毁教堂,破坏圣像,史称“圣像破坏运动”。这一运动揭开了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下一周继续为您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