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彩电品牌竞争格局很难改变

 智家电 2020-07-01

寒冬虽然是拐点,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都能上演弯道超车。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真正能带领中国彩电行业走出寒冬,探索新的发展动力,构建新的差异化竞争力,只有海信、TCL、创维等行业的领头羊们。

乔华||撰稿

从中国彩电行业第一季度的市场销售数据来看,彩电市场整体稳中有降、有喜有忧:利润高、潜力大的大屏高端市场涨、竞争激烈、红海恶战的小屏低端市场降。由此,彩电行业中的传统领军巨头、互联网企业,以及外资企业三大阵营动作频频。最终,谁又能利用这一轮的市场寒冬拐点弯道超车,还是传统领军企业稳坐钓鱼台或者是互联网企业异军突起?

目前来看,外资品牌已经彻底在中国市场上失去“行业领导者”地位。无论是日本的索尼、夏普,还是韩国的三星、LG,在中国市场上的线上线下销量占比只有两成左右,他们的产品主打高价位,但是品牌影响力在中国市场却日渐式微。

近年来,无论是三星的QLED,还是LG、索尼的OLED,价格都达数万元以上。但是这些洋品牌的认知度,却越来越低。比如说,LG电视基本上已经沦落为中国市场的非主流品牌,其在中国推广OLED电视属于典型的“小马拉大车”。关键是他们与中国企业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工业设计水平日渐趋同,使得他们的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

近年来崛起的互联网企业,虽然动作很大,但是后劲不足。很多互联网企业进来之后只是一味抢蛋糕,并未真正做大彩电市场的蛋糕。今年以来,在乐视整体陷入资金链危机后,过度依赖互联网思维的电视企业逐渐摆脱“烧钱”冲销量的模式。逐步回归产业本位,并打造全新产品和系列,转战高端市场。试图与传统彩电巨头和外资企业抢占高端市场。

问题在于,这些去年全是卖便宜货,今年就卖高端的互联网企业,变脸比翻书还快,真的可以获得市场和用户的认可吗?互联网电视企业,在电视机的技术积淀、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知名度等方面都毫无竞争力,在高端市场难博一席之地。再加上它们过度依赖上游面板生产商,产品价格与面板成本紧紧绑在了一起,涨价使得他们几乎失去中低端市场这一最后阵地,最终只是昙花一现。目前,互联网电视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占比,不足两成。

可以看到,无论是外资洋品牌,还是互联网电视品牌,在中国彩电市场上从来不是什么建设者和推动者,就是市场商业机会的抢夺者。看中的就是一时的市场利益和蛋糕。从目前中国彩电行业的市场格局来看,传统巨头在线上线下的市场占比已经达到56%和75%之多。可以说,行业地位不可动摇。目前海信、TCL、创维、长虹四大家族正在激烈争夺,一方面四家企业之间的较量,另一方面则是对互联网和洋品牌两大阵营激烈冲击。

目前海信的ULED与激光显示,以及TCL的量子点和曲面主打,长虹的人工智能、OLED、激光全面布局,还有创维的OLED,均在打出自己的差异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中国本土市场的竞争,已经提前开启在海外市场的争夺新战役。可以说,势头看涨。

可以说,以海信为首的传统彩电巨头,才是这个行业真正的领跑者和主导他们。他们除了技术、产品上的优势以外,品牌国际知名度也在大幅提升,2016年中国彩电产业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了30%,较去年增长15个百分点,已超越韩国成为全球最大。以海信为例,该品牌不仅在欧洲杯到世界杯的亮相,而且今年,他们还专门针对世界杯打造新品,优化了赛事视频显示效果。

中国彩电企业的技术进步、产业链打通、品牌崛起,使得他们在海外信心十足,未来定将与日韩品牌展开激烈角逐,并且真正从最大走向最强!

====

智家电(ijiadian):智能互联网时代家电第一自媒体,关注互联网智能化拐点时代的家电产业转型进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