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界造车不是中国家电企业的梦想:外资企业也这么玩!

 智家电 2020-07-01

造车,并非中国家电企业最喜欢干的事情,外资家电企业同样也喜欢干。最近造电风扇的戴森,也开始进军汽车领域,这到底说明说什么?是戴森的个人行为,还是未来的一种趋势?

池梅||撰稿

从十多年前春兰、奥克斯、美的等家电企业纷纷试水造车,到这几年乐视、格力、创维纷纷跨界造车,中国家电企业的多元化转型路上,似乎总有一个“汽车梦”。实际上,这样的跨界不仅中国家电企业涉足,外资也一样这么干,英国小家电企业戴森已经走在了这条路上。

当看到戴森的名字,印象都是吸尘器或是吹风机等家电产品,戴森的品牌形象则是以独特设计打造的高端精品小家电品牌闻名于世。但是在未来,很可能会出现“戴森”品牌的汽车。近日据外媒报道,戴森已经在应该注册新商标名Digital Motor,加快向汽车市场进军的步伐。

早在三年前,戴森就已经开始研发电动车,并计划在2020年推出纯电动汽车的计划,截至目前已经投资超过26亿美元的金额。在新商标提交的同时,戴森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公司现有员工数为400名,公司表示由于新品牌的出现员工数也必须要增加,计划理想员工数为300名。

长期以来,戴森品牌本身几乎已经和“中产阶级精品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戴森推出的纯电动车面向的也是这一部分群体。根据透露的相关信息,戴森电动车将推出三款电动汽车。首先推出的将会是代表整个品牌设计理念和精髓的Halo Car,是一款最多生产10000辆的限量版车型。之后,会相继推出两款价格比较亲民的车型。

不过,家电企业造车原本就被外界质疑“坑”太多。毕竟家电制造和汽车制造差别太大,技术、研发、制造体系完全不同,即便现在以电动车切入,也存在很大的鸿沟。之前正是乐视超级汽车、Faraday Future、Lucid Motors的“汽车梦”拖垮了乐视;像格力跨界造车也并没有多大水花。因此家电企业跨界造车被不少人称之为“疯狂”。

戴森方面的进展似乎也不顺利,在启动电动汽车项目后,戴森曾以9000万英镑的高价收购了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固态电池公司Sakti3。而去年年底,促成这项收购的业内知名固态电池专家Ann Marie Sastry已经从戴森离职。据不多的消息分析,戴森的第一款电动车可能从固态电池改为“锂电池”。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给了家电行业再续“汽车梦”的可能。但是不管是中国家电企业也好,外资家电品牌也罢,只看到风口是完全不够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客观规律,也有其核心技术,不是简单的零件拼凑。再者,除了本身的制造和产品品质,如何扭转用户从家电品牌向汽车品牌的认知,也不简单,更何况还必须构建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等汽车生态。

当小家电品牌戴森也开始造车时,不免还会引发一个质疑:家电企业可能真的不好过。但必须要疯狂“烧钱”的电动汽车项目真的能拯救家电企业吗?智家电认为,显然不可能。即便是个别家电企业的造车成功,也不代表家电产业可以跨界进军汽车业。

====

智家电(ijiadian):智能互联网时代家电新媒体,关注互联网智能化拐点时代的家电产业转型进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