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相爱生恨到相杀:银隆内斗对格力和董明珠的影响分析

 智家电 2020-07-01

家电企业,其实并不关心银隆新能源未来的发展怎样,但关心这一事件可能会带给格力正在进行的多元化转型扩张,以及迟迟未当选格力电器新一届董事会董事长董明珠的影响。智家电认为,这件内部股权争斗外部化,表明董明珠已准备好一切可能发生的不利影响。

乔华||撰稿

2016年12月,由于格力电器股东大会否决收购银隆新能源的议案,指责部分股东“鼠目寸光”的董明珠,最终决定自己入股银隆新能源,并拉来京东、万达共同投资。如今,面对银隆陷入两大股东“撕逼罗生门”,董明珠是否后悔当初的决定?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银隆格力诸多关联交易的进行,银隆内斗对格力电器也有诸多不利影响。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执意造车并入股银隆后,董明珠和银隆实际上有过“蜜月期”。2016年格力电器与银隆新能源的关联交易金额最高,达49.82亿元。2017年初,双方的关联计划曾计划为200亿元。到实际执行时,双方的日常关联交易金额却仅执行一成,只有19.4亿元。

到了2018年初,珠海银隆新能源陷入“被指欠供应商货款,以及涉嫌骗补”的舆论旋涡。尤其是魏银仓的高比例股权质押,也让珠海银隆被称为“汽车版的乐视”。但董明珠铁了心要做新能源汽车,从投资人变成股东,到多名格力高管进入银隆,从资金、管理、文化入手,也向外界传递了一种必定能成功的自信。

如果不是此次自爆家丑,外界对于银隆新能源的一系列质疑还无法坐实。但是,如今,董明珠和魏银仓的内斗已然引起了轩然大波。事件在短短几日内发酵并反转:

11月13日,银隆新能源通过公众号自爆家丑,指发现原董事长魏银仓、原总裁孙国华涉嫌通过不法手段,侵占公司利益金额超过 10 亿元,公司已提起诉讼。当日,魏银仓接受媒体采访,曝出董明珠两年前从魏银仓处借了10亿入股银隆,此后董小姐借钱不还,迫使魏银仓外出借高利贷,并且已经起诉了董。之后银隆集团再发文称,董明珠并非银隆新能源的“实际控制人”,个别股东及董明珠利用公司对大股东发难,“用心恶毒”、“手段恶劣”。

几个回合下来,并无胜负,但不可否认的是外界对珠海银隆运营状况的担忧日盛,那么对格力来说又代表着什么?对于魏银仓和董明珠反目,曾有媒体致电格力高管,被回应“与我们格力有什么关系?”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董明珠在银隆持股高达17.46%,是第二大单一股东,尤其在她推动下,银隆与格力交易往来不少、互动紧密。

除了蜜月期的相关交易,截至2017年12月31日,银隆新能源及其下属公司欠格力电器超过7.8亿元,2018年上半年银隆新能源对格力电器的欠款又增加了2.6亿元,达到10.45亿元。而上半年银隆向格力电器的采购金额2.4亿元,也就是说银隆新能源向格力电器买东西基本就是赊账。同时暴露出的,也包含诸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如果是资金是小事,那么于银隆合作的失败也宣告格力电器多元化道路的失败。在2016年年报中,格力电器曾经将两者视为公司多元化布局的重要一步。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中表示,要巩固空调市场份额,扩宽多元化新产业布局,“在模具、电机、汽车空调、智能装备等领域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事实却证明,这一条道路暂时堵死了。

银隆内斗,董明珠再次陷入舆论漩涡。不过,对董明珠而言,可能早已习惯了这种“网红企业家”的定位。从空调跨界进入手机、芯片、新能源汽车,不变的是她的铁腕,还有她过分自信、盲目扩张带来的失败。这一次银隆风波仍没有答案,却足以给董明珠多元化思路一些警示。

====

智家电(ijiadian):智能互联网时代家电新媒体,关注互联网智能化拐点时代的家电产业转型进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