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信“入侵”创维主场OLED,引发激光电视阻击战

 智家电 2020-07-01

无论是激光电视,还是OLED电视,对于所有企业来说,都是完全开放的商业平台,不是谁的“私家庭院”,只有搞定用户才是核心。对于彩电企业来说,如今还抱着“阵营”、“派别”的竞争思维,而不是面向用户的开放思维,无疑只有死路一条。

季辰||撰稿

在海信传出将推出OLED电视新品前夕,作为在中国市场最早的OLED电视推广者创维,却推出了一款“阻击”激光电视的大屏液晶电视新品,并结合海信推出OLED电视动作,策划了一轮“借势海报”。

3月7日,海信发布了其在OLED领域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并宣布将在AWE展会上展出OLED电视产品A8系列。3月5日,创维则抢先发布了一款82吋液晶电视Q40系列新品,售价为22999元,直逼海信主推的大屏激光电视产品。

无论是海信,还是创维,都是中国彩电产业的代表。唯一不同的是,海信是彩电技术派,而创维是彩电营销派。其带来的结果是,海信称霸中国彩电产业10多年,创维虽然年年挑战海信的领军地位,却一直未能如愿。即便是在创维押宝OLED电视五年间,也未上演“弯道超车”,反而遭遇阶段性“量跌利亏”泥潭。

作为激光电视的开创者,海信多年来高举中国显示技术大旗,带动包括长虹、小米、海尔,甚至LG等一批中外企业的参与和推动。创维则是OLED电视在中国市场推广的“排头兵”,此次创维推出低至22999元82吋Q40,价格与海信80寸4K激光电视相差无几。同时,海信则推出2款OLED新品,进入OLED电视市场,杀入创维曾经一家主导的地盘。由此,一场“你进我OLED阵营,我打你激光电视”的争夺战,由创维率先打响。

值得注意,对于OLED电视,海信并非“后来者”,而是持续而坚定的技术创新者。中国第一个涉及OLED显示技术的专利拥有者正是海信。早在去年于澳洲、日本相继推出OLED电视后,此次海信不仅推出新品,并公布三大技术突破——六重残影防护技术、暗场细节提升和色彩精准设计。同时,海信表示突破OLED电视残影、图像衰减等技术瓶颈,推出更好的OLED电视。无疑,这不只是瞄准创维而去,更是针对OLED电视的领军品牌索尼而去。

在OLED电视市场上,海信无疑将上演一出“后来者居上”的变革。其自信正是来源于2017年11月斥资8亿元收购在OLED领域有技术优势的东芝彩电,东芝拥有OLED Engine Beauty Pro画质引擎技术、超解像技术。此外,2010年海信作为唯一一家参与了国家科技部863新型平板显示技术重大项目的电视企业,承担了大尺寸AMOLED关键技术及工艺研究项目,并于2010年和2012年成功开发出了12吋和15吋OLED电视样机。

由此来看,无论是激光电视,还是OLED电视,海信和创维都不能“据为己有”,而是应该以更开放的平台、更开阔的胸怀,迎接更多同行和对手的参与和响应。从这个角度来看,海信推出OLED电视,创维可以着急却无法阻止。同样,在激光电视市场上,海信从来都是欢迎所有企业的参与和推动,做大这一由中国企业完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显示技术。

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市场,多变的消费需求,以及竞争白热化的局面下,很难再拿传统时代的“押宝”、“赌博”思维。无论是OLED,还是量子点,激光电视,或是其它新型显示技术,对于所有企业来说,唯一的不变就是积极应对消费者的需求,根据不同用户推出不同的显示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

====

智家电(ijiadian):智能互联网时代家电新媒体,关注互联网智能化拐点时代的家电产业转型进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