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学写诗(13)一一我是如何写七绝的

 一滴水之二 2020-07-01

我学写诗(13)

第十三学  我是如何写七绝的

记得我在第十学谈了我是如何写五绝的,我写七绝和写五绝一样。大至有以下几个过程。

一、突发诗兴 ,确定初稿。

        诗友们:当你有了灵感,诗兴一来,便由心而生,抒发感慨,随口就吟诵几句“顺口溜”,如朝阳喷薄欲出,似飞洪一泻千里……这就是诗的初稿。它也告诉我们,触景生情,诗由心生,诗是灵感的迸发,诗是情感的再现。例如【我学写诗】《春》的诞生过程。

         阳春四月,江南已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了,而关外黑龙江还是”乍暖还寒开春晚,冰雪融化不宜单”的时节。走在家乡山水之间的小路上,不经意间突然发现,桃花露出了笑脸,柳树枝头爬满了“毛毛狗”。一种“春天来了”的企盼情感,从心底油然而生。于是就从心底迸出了几句“顺口溜”,我暂把它叫做

《春》

江南草长莺飞高,关东人勤春来早。

桃红扑上美人面,鹅黄飞上杨柳梢。


“自我感觉很好”,这样一首【七绝】诗的初稿就确定了。

一首”好诗”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二、不断吟诵,品味诗韵

  初稿诗句要反复吟诵,在吟诵的过程中既品韵律又看平仄,以便修改。

        吟诵的目的是品韵律,读一读,吟一吟,品上不上口,品押不押韵。


        《春》诗的第一、二句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是“高”(gao)、早(zao) 和 “梢”,(shao), 押六豪韵  ao,  iao。押韵合律。


        三、反复修改,完善结构

         1、先确定句式。

        从《春》诗的初稿第一句“江南草长莺飞高”的句式来看,我就确定了第一句的句式为: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但经过反复几次的修改,第一句改为“江南草长莺飞早”,这时,第一句的句式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

        全诗的句式也就确定了。

        全诗的句式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句式为A型平起仄收式

全诗的句式是如何确定的呢?

敬请学习【我学写诗】(第十四学)


        2、再进行改句。

        改句是在初稿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按七绝的“韵(押韵)律(平仄)对(平仄相对)粘(平仄相同)对仗”等的要求逐句进行修改。

  根据本诗的句式,按照“先品韵,次平仄,三相对,后相粘。”的顺序依次修改。


     (1)、 先修改第一联  

初稿为:

江南草长莺飞高,关东人勤春来早。

        把前两句反复诵读,你会发现什么呢?我发现第一句“江南草长莺飞高”的后三字“莺飞高”都是平声字,这就犯了“三平调”的错。如果把“莺”改为

“燕”不就解决了吗?是的,“江南草长燕飞高”,既解决了三平调,二四六字又符合平仄平“逢双必反”的要求。但是“草长莺飞”是一个成语,读音是       cǎo zhǎng yīng fēi,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出自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在诗中对于成语一般不要随意改动。那怎么办呢?既要”保留成语”又要解决”三平调”,我们可以把第一二句的最后一个字互换一下,即改为“江南草长莺飞早,关东人勤春风高“。这个”早”字既保留了“草长莺飞”这个成语,又解决了“三平调”,还解决了第二句韵脚“仄声押韵”问题(“早”为仄声,不能为韵脚,即绝律诗都要押“平声韵”)。

         这时,原第二句“关东人勤春来早”的第二四六字应为“仄平仄”,而“东勤来”三字都为平。改后的第二四六字“东勤风”也全平,不符合“第二四六字逢双必反”的要求,故将“关东”改为“塞北”,就解决了前半句的平仄问题。因为“早”字发仄声,不能做韵脚,所以必需改。若改为“塞北人勤闹春潮”,则“北勤春”三字是“仄平平”,也不符,故需将第六字的“春”改为仄声。我先把后三字改为“春意闹”,“意”字虽是仄声,但“闹”也为仄声,且为韵脚,韵脚不能是仄声,还不行。

        于是我想,后三个字要符合三个要求:一是中间字(也就是整句的第六字)应为“仄”,二是尾字要为“平”(韵脚),三是要表达“人勤闹春潮”的诗意。

        我左思右想了好几天(有时隔几天再改可能有新的灵感),突然联想到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立春阳气转”,于是改为“阳气高”,完全符合三点要求。这样《春》诗的前两句就确定下来了:

江南草长莺飞早,

塞北人勤阳气高。

首句尾字“早”可视为“仄收不押韵”。


        (2)、再修改第二联(即后两句),初稿为:

桃红扑上美人面,鹅黄飞上杨柳梢

        第三句“桃红扑上美人面”中的二四六字“红”“上”“人”三个字的平仄为“平仄平”,而第二句“塞北人勤阳气高”中的二四六字“北”“勤”“气”三个字的平仄为“仄平仄”。这与”第二、三句要相粘”的要求不符。

        ”相粘”就是第三句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与第二句相同,即第三句的第二四六字也要“仄平仄”,若将其改为“红粉映出美女面”,则“美女面”三个字都是仄声,即“三仄尾”,也是绝律诗不允许的,若改为“女人面”也不行。


         思前想后,突然想到《诗经》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故改为:红粉映出淑女面,既合辙押韵,又符合平仄对粘,意思相通。


        再改最后一句”鹅黄飞上杨柳梢”,根据基本句式的第四句的第二四六字应是”平仄平”,而“黄上柳”是“平仄仄”,需要把柳字改为“平声”字,若改为“柳枝梢”就合乎了,即成为“鹅黄飞上柳枝梢”。

       (3)、三看“对仗”

        七绝的第二联,即第三句和第四句一般要求”对仗”,当然七绝也可不对仗。

         所谓“对仗”,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 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

        关于“对仗”,待以后专题再学,这里简单的说一下:“鹅黄”对“红粉”,属颜色对;”飞上”改为“飞入”,就和“映出”相对,属动作对;而“柳枝梢”对“淑女面”,对仗较工整。于是这首《春》诗就改完了。


大家再读一读吧:

【七绝】初春

江南草长莺飞早,塞北人勤阳气高。

红粉映出淑女面,鹅黄飞入柳枝梢。


有何感想?


        四、直译诗句  分析诗意

        先直译

         把诗句直译出来,看主题鲜不鲜明,看中心突不突出,看意思完不完整。我们把七绝《早春》诗直译为:

江南早已是草长莺飞春暖花开了,而塞北人勤,阳气高涨,春天来得也较早。你们看啊,红粉色的桃花已经映出了美人面庞,鹅黄色的“毛毛狗”也已游荡在柳树的枝梢。

        再分析

        主题鲜明,中心突出,意思完整。

作者的思想感情跃然纸上。


        五、确定标题,最后定稿

        原标题《春》改为《早春》

        由初稿确定诗意,再从结构上反复修改,主要是从七绝的韵、律、对、粘、对仗等方面逐联逐句的推敲。于是一首【七绝】早春  就创作完了。

        我们再来看看《早春》从初稿到最后定稿的诗句吧:

初稿

《春》

江南草长莺飞高,关东人勤春来早。

桃红扑上美人面,鹅黄飞上杨柳梢。

第二稿

江南草长燕飞高,关东人勤春来早。

红粉映出美女面,鹅黄飞上柳树梢。

第三稿

江南草长莺飞早,塞北人勤春风高。

红粉映出女人面,鹅黄飞上柳枝梢。

定稿

【七绝】早春

韩建国

江南草长莺飞早,塞北人勤阳气高。

红粉映出淑女面,鹅黄飞入柳枝梢


文字/韩建国

图片/网      络

编辑/韩建国

音乐/春天在哪里


谢谢学习        下期再会

更新于 02-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