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即将告别“村村痛”,国家再出新变革,农民这回有福了

 村朴 2020-07-01


只说真话的农民公众号

记得很小的时候,村子里的道路一直都是泥泞的样子,那时候最怕的就是雨天来临,每次的出行上都会面临着很大的困扰。这时候都需要穿上靴子才能去上学,路途一直都比较远,可想这一路的心情。每次道路泥泞的时候,那淤泥可就有20公分,除非开着拖拉机,不然其他的车辆都要歇菜。

随着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村子里开始筹划着道路的交通问题,而村庄外的道路也铺设上了水泥路,国家出资大半,而村民们则是自愿捐献一部分。这样一来村庄外的道路行走起来就变得十分的舒适了。但庄里的道路却一直都没有人修建,随后村民们自发买了一些石子,将其铺设在路面上,这样的话就算是下雨天也不会有泥泞的一面。而今年小编的家乡村庄里的道路也铺设了水泥路,村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

但那些很早就修建的硬化路,如今却变得破损了,表面的光滑层已经被磨平了,那些石子也裸露出来,村里人都认为这是因为水泥太少的原因,说不好听点就是偷工减料,厚度不达标,自然很容易就会破损。其他的村庄也有这样的问题,首先就是宽度不够,来车子了要提前的规避。此外就是质量不达标,还没有多长时间就会出现了一些裂缝。这些都让“村村痛”的呼声更高一些。

这些问题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因此国家对此再做新变革,而如今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已经开始问世印发,上面则明确规定了农村公路的修建标准,对于道路修建的资金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修建款项将会有国家进行补充,不再强制性的集资,而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们也能够自发的捐助,这样的话村民的压力也会变得更少一些。

对于硬化路的质量问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厚度一定要达标,原材料也要能符合标准。在修建的时候还提出了2年的质保期,只有在2年内质量没问题的情况下,才能让质保金退还。如果道路出现了破损,那工程方需要无偿的修补。而在过去道路的建设还面临着无人管理的局面,如今却不同了,乡镇或县级政府为相关的责任主体,需要起到监管的作用,相信农民这回有福了。

对于这些变化,大家怎么看呢?

敢说真话的农民公号:cunpu2017

        农刊

政策 · 补贴 · 农生活

2018年最新农村补贴政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