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异地老人”的身心之痛该如何化解?

 农村的日与夜 2020-07-01


只说真话的农民公众号

什么是“老漂族”?离开安土重迁的故乡来到子女生活着的大城市,在这里重新认识社会和自己的人际关系,这就是老漂族。这些人每天的工作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整理家务洗衣做饭。毕竟现在的保姆工资都很高,而老人在农村又没什么事情可做,自然这些家务活就留给老漂族,他们往往每天的生活十分恍惚,除了必要的家务活外只能看看电视、养养花。内心的空虚和寂寞子女不会懂,甚至因为思维的代沟问题,两代人的争吵也成为常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劳动力开始大规模的流向城市中,在城市打拼的同时也会选择在城市定居。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会面临着异地养老的尴尬。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而老年人来到陌生的城市中,他们的人际关系完全空白,而医疗和养老金的问题也会萦绕着这些老人。老漂族的不安全感由此产生,不管是看病还是养老,社会资源的倒置让他们变得不习惯。甚至还要在生活中处理家庭的矛盾,这里没有聊天的同伴们,有的只是孤独和失魂感。

异地养老为什么会有这些矛盾?说白了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为生活的紧凑让老年人不得不依偎在子女的身边,这时候的他们并没有选择权,只能每天受子女的气。说到底我国的养老机制并没有健全,人们的幸福感远远没达到。

不过现在的异地养老政策也有所变革,异地保险和社会的服务保障也开始有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证。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户口互调及养老金的领取方面都跨越了异地结算的门槛。当然异地退休老人想要享受政策,首先就要进行户口的落地,这样才能享受医疗和养老的优惠制度。

要注意的是养老资源的供需问题也是一大难题,资源的配比和养老的人口问题并不能达成平衡,未来医养结合的社区式养老将会成为新的养老方向,而公共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双管齐下也为老年人的养老做保证。但老漂族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也让人担忧,脱离了原有的生活结构,必然会导致老人的空巢心理。在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上面临的失落感让老人们要承担着新的矛盾和挑战。当然这个问题政府也在不断的深入和解决,对老人的兴趣和精神面貌进行重点的建立和培养。

相信在政府的引导下,异地老人的身心之痛将会得到妥善的解决,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关注我,三农财富资讯抢先得!

敢说真话的农民公号:农村的日与夜

          农刊

政策 · 补贴 · 农生活

2018年最新农村补贴政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