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节为什么要说“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原来是因为这个

 皇家书库319 2020-07-02
端午节

  大家吃粽子了吗?

  粽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现在可谓是千姿百态,风味百出

  你喜欢吃什么味的粽子呢?

  白粽?红枣粽?玫瑰粽?腊肉粽?鲜肉粽?

  总而言之

  粽子在不同地域

  就有不同的口味

  不过,即使吃遍大江南北

  大家心里最爱的

  一定是家里的粽子

  端午小假,有没有吃到家乡的粽子呢?

  对了,今天要给大家科普一下

  端午节不能说快乐

  要祝福别人端午安康

  为啥呢?

  来,今天给大家涨涨姿势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 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流传最广的屈原的这个说法吧!

  战国时期,屈原是当时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

  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

  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

  《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独具风貌,影响深远

  后来楚国国都被攻破之后

  屈原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

  心如刀割,写下《怀沙》之后

  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

  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

  “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

  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

  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如今,每到端午节,多地都会举办赛龙舟活动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

  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

  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所以,首先从主题意义来说,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带有浓烈的悲壮色彩,所以在此时此刻,不宜说快乐!

  其次,在古代民间流传,农历五月昼长夜短、阳盛阴衰,且常年多发疾疫,是一个“有毒”的月份。五月初五,是毒月中的毒日,称为“端午”。 在这天,古人希望对方身体安康,因此互祝端午安康。所以端午节的主要民俗,包括饮雄黄酒、佩香囊、挂菖蒲和艾草、拴五色丝线、挂五毒图、挂钟馗像等都有驱除灾害、瘟疫,祈求平安、健康的寓意。

  你学到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