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友鹏原创科普文章:看病不要走弯路,挂对号才能看对病

 真言贞语 2020-07-02

看病不要走弯路,挂对号才能看对病

作者:李友鹏

生老病死乃自然界的规律,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病人,有了病就要去医院诊疗。所以,医院是个永远不会倒闭和失业的地方。而现时病员就医状况是去大医院者多,去小医院者少,出现大医院吃不了,人满为患;小医院则吃不饱,冷冷清清;有限的医疗资源得不到合理的使用,存在病员分布不均的问题。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好医疗资源,我们个人能做到的就是明白和把握就医重点,选对医院,挂对号,只有这样才能看病不走弯路,才不致于耗时费力花冤枉钱。这是看病的第一步,也是看好病的关键,这样既能节省就医时间,又能较快消除自己的病痛,达到事半功倍之目的。

去医院看病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普通门诊是门庭冷落,而专家门诊则是拥挤不堪,这说明人们的要求提高了,择优就医成为时尚。但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当你第一次看门诊时完全可以去个普通医院,去挂个普通号,医生会给你检查的更加认真仔细,所开的药品也更大众化,说不定能让你省下一大笔钱。普通感冒、拉肚子这些常见病、多发病完全没必要去大医院挂专家号,只有在遇到疑难杂症诊断不清时才去大医院请专家帮助确诊和治疗。

去年夏秋之交,我的一个街坊兄弟来省城为其妻子看病,在xx医院挂号、检查、拍胸片忙碌了一上午,光检查费花了一两千元,一个药片还没有开上。中午时跑到我家来了,我问她:你哪里不舒服?她说:“我就是憋的慌,尤其是脖子这个地方,嘴巴也有点不舒服,胀胀的感觉,有点张不开嘴的样子。”

我问她看病挂的什么科?她说:“我说憋的慌人家就让我挂了呼吸内科,去到门诊医生就让化验、做心电图,又是让拍片子透视,检查了一上午什么毛病也没有检查出来。”我说凭我的经验和直觉你可能挂错了号,看错了病,当然这一两千元钱也就白花了。你说憋的慌人家导医当然让你挂呼吸内科了,到了医生那里还是说憋的慌,医生就按呼吸内科的常规开了一大堆检查单子,对此也无可厚非。

我取了个一次性压舌板让她张开嘴看看,只见在咽峡部的后方左侧有一个小白点,周围被牙龈组织覆盖着,触之坚硬,很像一颗想萌出而又萌出困难的智齿,我说你可能挂错号了,你这个病应该看牙科!是智齿萌出困难造成的,把这个牙拔掉就好了。患者听从了我的话,去县医院拔牙后就不感觉憋闷了。但拔牙治疗后病人自述口中进凉气,全身出汗乏力,眠差,食欲差,我看这种情况与其精神因素亦有关,治则宜综合各症,清热解毒,温中散寒,补气行血,扶正固本,本着“睡眠是最好的治疗”的原则,我给她开了四逆汤合潜阳封髓丹加减的处方:

炮附子30g(先泡先煎),干姜15g ,炙甘草15g ,金银花15g ,连翘15g ,胖大海10g ,白芷15g ,麦冬30g ,肾四味各15g ,白芍30g ,内金30g ,黄连6g ,黄柏9g ,黄芪30g ,党参30g ,远志15g ,活磁石10g ,紫石英10g ,炙鳖甲30g ,炒枣仁30g ,砂仁15g(后下) ,香附15g ,木香15g ,九节菖蒲15g ,五味子15g ,浮小麦50g 。水煎服。

“药中肯綮,如鼓应桴”,患者服七剂后症状大为改善,食欲睡眠好,口中不再进凉气,体力增强,病愈。

关于智齿的有关知识我们要知道,智齿就是指第三磨牙,此牙常常萌出困难,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它属退化性器官,根据一般资料显示,智齿萌出困难多发生于16—30岁之间,而此病例已40多岁,实属罕见,所以造成在临床上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为此我曾写过一篇《误诊四则治验》论文(载《中国实用综合医学》),文中详细分析了误诊发生的原因,与此病例也有相似之处,经拔牙处理后憋闷症状消失。

关于看病时的注意事项,在此我谨以一个普通医生的观点和视角给大家谈几点意见。首先,要选对时间看门诊,如果病情允许,尽量避开星期一就诊高峰,避开上午的高峰而选择下午,当然若需要做一些特殊检查还是需要上午去的;其次,看病时不要由病人自己手提着一大堆片子和病史资料去门诊看病,虽然提倡各家医院检查结果共享,但这样医生会认为你在别家医院看过了,处理起来就漫不经心了,如确实需要病史资料应由随从人员携带,以便需要时拿出,省得再花钱做重复检查;第三,不管是看中医还是看西医均不要测试医生的诊疗水平,让医生“猜谜语”,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恕不在此赘述;第四,需要明白中医与西医的区别,搞清楚什么病不是中医的强项,中医的强项是看人下菜,因人开药,是“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在遇到疑难杂症、重危症时,中医是让你稀里糊涂地活着,而西医则是至死也要查个明白,而且是查不出病不予开药,有些病人的病情恶化就是发生在就诊过程中的用药空白所造成。这两者就是中西医的差别。

看病时不要炫富,刀快不怕你脖子粗,医院是个花钱如流水的地方,知道你比较富有医生就会大刀阔斧地给你开检査单、开昂贵的进口药品;再者不要隐瞒自己的病情,要敞开心扉地与医生交流,回答医生的问话要简明扼要,先说主要的症状,后说次要的症状,不说与疾病无关的內容。医生的思维复杂而敏捷,行医就是一项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艺术追求,毕竟是从万千种药品中选择药品,既要考虑药品的效果还要考虑它的副作用,价格方面还要考虑病家的承受能力。所以,医生写病历记录时可尽量介绍自己的病情,但开具处方时就不要多说了,不要打断医生的思路,更不要说些无用的闲话。最后一点,也是人人都关注的,若不想让医生多开药,最好的办法是就诊卡內少存钱。(2018.6.13 )

【作者简介】李友鹏(男),知名中医,原籍山东齐河,现居山东济南。爱好诗词,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诗歌多篇,创城征文获得济南市一等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