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问心理咨询师【46】

 熊玲心理咨询ev 2020-07-02

问:老师,我特别害怕晚上,总是忍不住去想些鬼之类的画面,就是晚上在自己家一个人也会感到害怕。该怎么办呢?

答:怎么应对的有效办法,是建立在清楚“恐惧黑、鬼”的原因了解的基础上,这都不是几句话能道清的,建议你接受正式的心理咨询好吗

问:好的。可最近我开学忙,可否麻烦你先提供一个良策帮帮我,谢谢

答:要别人给你一个良策,是否看出你很有依赖性的一面。其实,你能忙碌学业,本身就是你现实的良策呵。

问:老师,在学会敢于直面表达中,学了精神分析后,就感觉要释放一些攻击性,但以前我是比较害怕当场有语言冲突的人,在改变自己过程中,能够比以前较为自由地表达,但有时遇到不同意见或感觉不合听话,感到脑子里受到一股能量阻碍,感觉别人的语言是在攻击我,语言的反应或回击骤然变慢,卡住,这怎办呢

答:你害怕被攻击是另一回事(或许反映了你还有心底的不安感),而相遇不同意见,是难得的不同思想或不同价值观的相遇,而非攻击。坚持这样想即可。

问:读你的文章是我对自己心病理解的转折点,你毫不吝啬地分享你的治疗心得和感悟,不像很多心理咨询师守口如瓶。让我感受到精神分析的威力。症状可能是长期受我对瘦的自卑强迫,也可能受自己的超我所强迫。。。探索我症状的根源时有时貌似茅塞顿开,有时我的思想很混乱,很混乱。那作祟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答:人无法彻底搞清楚自己,因为内部自我是随环境和岁月变化的。你能直面自己的强迫症已经很优秀了。大多数混乱感,是要的东西太多,或不知真正要的是什么...作祟的东西往往是我们不原谅自己有不好。

问:老师,您好,最近一段时间的很多梦,都是在现实中排斥、嫉妒、害怕的东西在呈现,梦大多数是愿望的满足,但为什么这些不是我愿望的东西也会频频出现?

答:被抑到无意识的愿望,正是意识所排斥的东西。准确的说,梦大多数是压抑的愿望满足。

问:老师,强迫症是性和攻击性的压抑,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就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释放自己的攻击性,但攻击性释放过后又受到强大超我的惩罚。这怎么破掉这个循环。谢谢熊老师的指教。

答:学着跟自己的强大超我对话:释放攻击性是人的正常需要,你的惩罚过了,我不接受,我要学会拒绝你的惩罚。慢慢这样练习吧,只有坚守你自我的正确,超我的强才会变得柔软些。

问:开会的时候老想着自己紧张。紧张失控然后就小便失禁啦 然后我就感觉脸一阵红。一阵阵恐慌怎么办

答:先要弄清是什么致使你有“老想着紧张...失控...失禁...脸红...”?然后才好知道该怎么办。你可以考虑接受心理咨询的帮助。

问:相亲认识他,但他生性自由,放荡不羁,当初喜欢上他也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但现在感觉婚姻还是实实在在的好,现在忍受不了他自由的性格,婚后我可能驾驭不了我们的生活。怕走入婚姻。怕自己看不清一个人的真实性格,恐怕他婚后对我不好,对我父母不好,而要看清一个人那还不得一辈子啊!?迷茫。求老师

答:若看清一个人需要一辈子,那不可也就他生活了一辈子吗。关系相处的长久,取决于双方在关系里的需要以及经营关系能力的大小。需要理清你的纠结,主要来自对方的性格,还是你对未来担忧的自我性格的敏感多疑...

问:老师,那强迫症人什么时候能学会放手呢?

答:这是一个没法定时的问题,理论上说,当他完全清醒(或累倒)的时候才可放手。

问:在看到同学有什么困难的时候 我也会帮助他们 也会希望他们变得更好 但是 有时候 我就会特别嫉妒别人 越想越气愤 因为我总觉得他并没有比我多做什么 多努力一些 但是他们能做到的 能得到的 我却没有 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我该怎么办??

答:别人不努力为啥能做到,你努力了为何一无是处?与其气愤,不如思考这个看似荒谬的疑问。现实是残酷的,很多时候,努力或能力与收获完全不同步。关键的,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很重要,有用还是无用、收获还是失去....应该他自己予评定。

问:老师,一个人认识自己,发觉自己性格有缺陷,然后极力改变自己,但是又怕丧失了自己,怎样去突破这个张力呢?如有完美主义的人,在一些方面被完美主义弄得很累,但他又清醒地意识到完美主义在某些方面很受益,如艺术创作、思考学术问题,完美主义又让他欣赏自己,如果他要改变自己,是不是丧失自己?

答:有得就有失,这是自然。关键是一个人是否有对得失的认知,以及选择和承受等能力。如果他是因害怕丧失自己,而不敢改变,那么他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可能失去的部分是不是自己真想保留的。或说,他并不知道自己真想要什么、真该丢失什么。

问:老师,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就是当强迫症产生之后,心理咨询师或患者可能会追根溯源,例如精神分析,但是我有一个困惑,虽然追溯强迫症的根源之后会不会无济于事,因为强迫症虽是根源造成的,但强迫症会不会演变成独立事件?所以寻找根源的实质性意义究竟是什么呢?谢谢老师。

答:你的质疑很有道理。我认为,理论的作用应该为实际需要服务。任何“症”的治疗方向,主要取决于当事者对“问题”的感受和需要。比如强迫症,如果他很清楚自己病症的根源,那未必一定要追根溯源。当然,好转或治愈的根本,还是要直面性格的改变。

熊玲:无意识的密谋

熊玲:症状与习惯的隐秘关系

熊玲:电影《归来》的精神分析

熊玲:你有多少无意识 (上)

熊玲:你有多少无意识(下)

熊玲:习惯的心理动力学

熊玲:得失无间

熊玲:原谅的十字路

熊玲:自我被谁伤害(上)

熊玲:自我被谁伤害(下)

熊玲:牺牲者的迫害

熊玲:为何叛逆自我愿望?

熊玲:联想后面的主谋

熊玲:超我的秉性(上)

熊玲:超我的秉性(下)

熊玲:抑郁症形成过程中的症结

熊玲:抑郁症的本能内驱力障碍症结

熊玲:抑郁症的攻击性障碍

熊玲:抑郁症的症结与出路

熊玲:从孩子“拖沓”与“任性”中看父母的行为模式

熊玲:心理医生谈日常生活中负性情绪的处理

熊玲:自由选择的痛苦与神经症人格冲突

熊玲:论嫉妒杀人的心理动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