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速抓住读书重点(现代文阅读)

 天道酬勤yhp 2020-07-02
     快速抓住读书重点(现代文阅读)
                                                                                  导师蜗牛公开课
    第一点
    关于如何抓住文章重点我们要先了解文章的类型,文章的类型不论是西方文献还是中国文献,主要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除此之外还有诗歌。这些是主要常见并且常为应用的文体,其阅读难度说明文最简单,其次是议论文,最难的事记叙文。然中国古籍最多的就是记叙文。
    第二点
    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用处非常大,如果能明白每个符号的用法,可以说这个文章你就读懂了三分之一。比如分号多用于同级排比。出现两个分号之后加一个句号,你就已经可以猜测这是一个排比句,其之间句多形容的是同一件事。句号代表一句话到此为止,也就意味着连个句号之间是一个已经表达结束的整句。逗号和分号都表示同级,但是整体上逗号是分句间使用,而分号则主要用于字、词组之间的分割。感叹号多代表惊叹赞叹 ,但是也别忘了反讽。问好表示疑问也别忘了反问。短破折号表达链接两个词语形成一个特有词汇 ,长破折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两个长破折号之间是插入句。冒号后接双引号,双引号里有单引号表示在说的话语中还有引用,比如我说:“三字经写'人之初,性本善'”书名号的用法也是一样。汉字下面加横线表示专有词汇,比如司马相如。以上就是所有汉语中常见标点符号的常见用法。
    第三点
    阅读文章,阅读文章我们阅读的是三的部分。第一,文章的层次结构;第二,文章的内容,即六要素;第三,文章的情感。第一文章的层次结构。从小老师强调写文章先列提纲,其目的是锻炼我们的逻辑能力和组织能力。一篇文章要想让人看懂首先要结构明确层次清晰,这一点不但体现在写作顺序上,同时也体现在文章形式上。
    说明文 层次,逐条分列,每一个自然段代表一个概念,相关联概念相互紧邻。关联性弱的概念之间会留有更大的空隙,名词解释你一定会看到冒号,起引出、着重的作用。
    议论文 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一篇议论文,正常格式,先提出论点,然后再论证的过程中摆出论据支持论证过程,最后总结并强调论点。
    记叙文 记叙文是几种文体中最不规范的一种,正常的记叙文是以六要素中的一点为记叙文顺序,称为顺叙,其中穿插一部分的叫做插叙,从尾向前叙述的为倒叙。没有明确的叙述顺序的归属于意识流。
    第四点
    文章往小看,是有复杂句和简单句构成的。中国的复杂句期间必有连接词,简单包含,定语从句之类。无论是复杂句还是简单句,所有的句子都离不开,主语、谓语、宾语这三个部分。
    中国句法讲主、谓、宾、定、状、补。定、状、补、其实最直白的就是“的地得”的应用。白勺的是定语,地是状语,得是副词。一句话也是有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人 。在一句话里时间、地点是一句话里边的状语,也就是表明这是一个什么状态,人是主语,经过是谓语动词,结果是宾语。起因是副词,或者补语。所以明白一句话在说什么,就去找一句话的主谓宾,看懂一句话的情感就去找主语和谓语前后的形容词。看懂了句子,我们来看段落。文章由段落组成,看懂了段落就看懂了文章。按照写作逻辑,我们都知道有一个词叫做联系上下文。也就是上下段落是有关联来的,那么在快速阅读的时候,请着重关注每一个自然段的开头和结尾,再放大到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的一章。
    对于议论文,首段一二阐述论点,或者陈述背景因素,尾翼二段总结强调。
对于记叙文,开篇交代背景,或者做情感铺垫,暗示文章的整体情感基调;尾两段,抒发情怀,文章高潮多在此;文章中段,两种情况,一种递进,一种转折。
    然后我们再放大到一本书,当我们拿到一本书,我们看到以下顺序,感谢,序言,目录,正文,参考资料。感谢是形式就像奥斯卡颁奖礼上的致谢辞,面试上的活总是要做的。序言和目录是重点,序言会让我们了解做这些书时候作者的思考逻辑顺序,并且可以让每一本读书人大致了解每一章大致内容。而目录就是细致地告诉我们每一章都收录了什么知识点和内容,并且明确指明你喜欢的部分在第几页。所以拿到一本书,除了快速的阅读绪论,第一仔细研读的是目录部分。目录明白了对整本书的架构就有了清晰的了解,就像树已经把大的枝干画出来,看文章时候再看的就是填小枝加树叶。第二件事,从你喜欢的部分开始阅读。你选定一本书,一定是有你需求或者吸引你的地方,否则你是不会买的。第三件事,按照你喜欢的顺序读。我看书喜欢倒叙,那我就从最后开始读。第四,就回归到每一章节的阅读,一章节的阅读也是先了解大标题,之后看小标题,然后找到每个标题下边各个段落的首句和尾句,找到段落之间的关系,再细化到句。第五,优先读大字号,划线句,黑体字。人家不是没事干,给你画出来就一定是重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