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这一天 文|穆涛

 徐方梅 2020-07-02

冬至这一天

我们中国人传统的认识里,一年开头的第一天不是正月初一,而是冬至。

这一天阳气由地心开始上升,又称一阳。古人描写这一天的诗句有很多,“蛾眉亭上,今日交冬至。已报一阳生,更佳雪,因时呈瑞”“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帷。五行造化太幽微,颠倒难穷妙理”“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子月风光雪后看,新阳一缕动长安”。“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古人的这些诗词既有文学的描写,还包含着对冬至这个节气,以及天道人事的认知。

冬至所在的月,是农历十一月,按照中国古代干支记录月序,称“子月”,十二月是“丑月”,一月是“寅月”,依次是卯、辰、巳、午、未、申、酉、戌,农历十月是“亥月”。冬至这一天,北方的乡俗要吃饺子,其中的内涵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饺子”谐音“交子”,交集子月的意思。

中国人把冬至确定为一年开始的首日,是科学的定位。这一天与西方历法的“元旦”相差一周左右的时间,12月22日前后到1月1日。这个差异是中西方观测天象时所占据的地理位置形成的,中国的老祖宗站在黄河,确切的说是渭河流域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西方的落脚点在欧洲,而且他们的说法还有一点“人为因素”,以耶稣诞辰日作为一年的首日。

冬至是一阳,小寒与大寒之间是二阳,三阳是立春那一天。三阳开泰,指的是从冬至开始,阳气从地心上升运行45天,在立春这天浮出地表,润泽万物生长。

中国地大物博,古代使用过六种历法: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六历”最大的区别是“岁首正月”设置的不同,黄帝历、周历、鲁历均是以“冬至”所在的月为“正月”。殷历的“正月”是农历十二月,即“腊月”。夏历的“正月”与我们今天一致。秦朝统一全国后,施行颛顼历,“岁首正月”是“冬至”之前一个月,即农历十月。汉代建国后,“汉承秦制”,沿袭施行颛顼历,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革历法,废“颛顼历”,颁行“太初历”。自此之后的中国多部历法,均是以“太初历”为基础。“太初历”既循守天体运行规律,同时兼顾农业生产的“物候”,以及动物的生育生长、植物的兴衰荣枯,包括二十四节气的流变,因而中国的历法也称“农历”。

二十四节气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圆,是一个完整的内循环系统。由冬至到大雪,这么周而复始的一个圆。二十四节气最早的完整记录,是在汉景帝时期的《淮南子》一书中,到汉武帝时,被写进国家历法“太初历”。

二十四节气是一年之中天地变化的动态运行图,分为二十四个观测区间,每个区间又细化出三种变化形态,这种形态称为“候”。每个节气分为三候,五天为一候,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比如“冬至”的三候:“初候,蚯蚓结。六阴寒极之时蚯蚓交相结而如绳也。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二候,麋角解(麋鹿角脱落)。三候,水泉动。天之一阳生也。”

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天象与世道的融会贯通,对天地有敬畏心,老百姓的口头禅是“谢天谢地”。对天地的敬畏之中,还包含着制约皇权的禅机,以“伤天害理”的理念限制皇帝的肆言妄行,这是中国早期的“民主特色”。“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星辰者,天之期(聚会)也;虹霓彗星者,天之忌(告诫)也” 。 “人主(皇帝)之情,上通于天,故诛暴(苛政)则多飘风(风灾及雾霾),枉法令则多虫螟(蝗灾),杀不辜则国赤地(大旱),令不收则多淫雨(水灾)。” (《淮南子·天文训》)

中国古代历法的底线是“应天时,受地利”,没有“战天斗地”,“敢叫日月换新天”这么霸气的意识。人定胜天那句老话,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意思,而是人心和顺,百姓康定是天大的事情。这也是早期的中国民主思维,以民为本,以民比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