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年与岁的区别浅谈历代历法

 御龙斋主 2022-06-24 发布于广西

        在古代,年和岁是有区别的。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岁三百六十六日”。“岁”表示今年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相当于今天的阳历年,一岁12个月,365或366日。而“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到明年正月初一这段时间,即阴历年。一年12或13个月,354或384日(闰年)。
        上古有太阳历法,也有太阴历法,也有观测气象物候的乾坤历即《易经》历法。我们的祖先经过了漫长年代的观测、记录,逐步确定一年有多长的准确数据,但是由于受到古代科技和文化水平的制约,起初对年长的计算是不精确的,而是一个逐步逼近精确年长的过程,所以对年长的计算反映了历代历法的发展过程。
        西汉以前,我国使用有六种古历法,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夏、商、周时期的历法,不仅岁首不同,季节划分也不同,有春秋两季,或四个季节。如夏历建寅,即以阴历一月为岁首,因一月为寅,故称正月建寅;殷历建丑,即以阴历十二月为岁首;周历建子,即以阴历十一月为岁首。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不同。
        唐朝诗人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登封第一》“炎国丧宝,黄历开睿,祖武类帝,宗文配天”,黄历就是黄帝历的简称,所以人们习惯把历书称为黄历。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历法。至唐后,历书须经皇帝亲自审定后才能颁布,且只许官方印历发行,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颛顼历为基础,以阴历十月为岁首,但春夏秋冬和月份的搭配,完全和夏历相同,因为夏历的设置比较符合农事季节。
        汉武帝时,由于以前的屡次改历,历法很不准确,出现“朔晦月见,弦满望高”的错乱现象,汉武帝命邓平、落下闳等人修改《颛顼历》而作《太初历》,仍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并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
        年长的涵义很广,有天文学年长和历法年长,还有阳历年长、阴历年长和农历年长。
         1. 阳历年长
        阳历,即太阳历,是基于地球环绕太阳运行的规律,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回归年”,是太阳历的一年。起初确认一个回归年约为365日,随后经过科学精密计算是365.2422天。一年的准确时间长度,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约等于365又四分之一天。
        2.阴历年长
        阴历,即太阴历,以月亮的圆缺,即月相盈亏为周期。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天,换算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一个朔望月约为29天半,所以阴历规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平均每月29.5天,12个月为354天。
        阴历一年的长度是354天。阴历完全不考虑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规律,因而阴历的日期不能显示四季冷暖。
         3.农历年长
         农历,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历法,属于一种阴阳合历。该历法强调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而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农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涨落,又可基本掌握四季更替。民间也称农历为夏历、阴历。
        农历的月份,以朔望月长度29.5306天为基础,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为保证每月的初一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所以,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
        阳历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2天,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天,十二个朔望月的长度为354.3672天,阴历一年比回归年少10.88天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
        农历通过“置闰”来解决阴历与阳历的时差问题,每两三年就得增加一个“闰月”。一般是“十九年七闰”,实际上会更复杂,七个闰月安插到十九年当中,其安插方法可是有讲究的。
        夏历闰月的安插,自古以来完全是人为的规定,历代对闰月的安插也不尽相同。秦代以前,曾把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作“十三月”。汉初把闰月放在九月之后,叫作“后九月”。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闰月分插在一年中的各月,以后又规定“不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直到现在仍沿用这个规定。农历的闰月天数与正常月份天数一样,为29或30天。
        农历,有平年和闰年,平年为12个月,354或355天,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月年,闰年则有13个月,闰年的历年长度为383至385天。
        4.节气历年长
        二十四节气,按照历法的定义也是一种太阳历,可以称为“节气历”。节气历,是依据日影变化的规律所制定,又能直接表达一年四季的轮回,后来又发展为15天左右一个节气,一周年为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在4000年前创建的中国式的太阳历。节气和阴历产生于夏朝的前期,分别是我国古代的太阳历和太阴历。
       用节气历来记述一年之中寒暑、季节、气候、物候以及农事时段的特征和演变规律,用阴历主要来记述月、日时段,如每月的初一、十五以及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巧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等。
        不论以“立春”作为节气历的起点,还是以“冬至”作为节气历的起点,一个节气历的二十四个节气的长度,与阳历完全一致,是365或366天,
        5. 历代主要的历法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而年的概念和农业有关,《说文解字》“年,熟谷也”。谷物的成熟周期意味着寒暑往来的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太阳年。
        四分历
        春秋中期,古人就已经掌握了比较准确的朔望月长度,并能够计算大致准确的朔日。从《春秋》可以大概看出,春秋时期的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以日月合朔那天为初一,称为朔,最后一天称为晦。战国时期,根据一回归年为356又四分之一天的发现,创制“四分历”,即确立四季历法。
        战国初期,周天子权势衰落,各诸侯国割据一方,连使用历法都是各用各的。这一时期使用的历法有夏、殷、周、鲁、黄帝、颛顼历,统称古六历。虽然名字各有千秋,但它们其实都是四分历,只是有的把岁首放在十一月,有的放在十二月或是一月,另外一个不同点就是历法的起算点和历元也不同。
        《四分历》的年长为365.25日,春秋末期,出现了《四分历》和以19年7闰的规律置闰,也就是说235个朔望月和19年等长,从这里我们可以推出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85日,比早先认识的一个朔望月长约为29.5日精确多了。
        太初历
        汉代建立之初,各种制度都沿袭了秦的做法,历法也不例外,仍然使用秦的颛顼历。但颛顼历经过一百年的积累,误差已经相当大了,经常是初一、三十都能看见月亮,十五晚上出现缺月的情况。《四分历》的误差积累渐大,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序严重错乱。
        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一些天文学家测算到这年的十一月甲子日夜半,正好是日月合朔和发生冬至的时刻,是最理想的历元。于是,太史令司马迁上书汉武帝,要求下令改历。汉武帝接受了司马迁的建议,下诏书召集天文学家开始改历,采用了邓平和落下闳的改历方案,并把元封七年改为太初元年。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对《四分历》做了一次大的修订,制订为《太初历》,并正式将“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明确一年为12个月,形成了“阴阳合历”的格局,基本确立了中国传统历法的体系。
        《太初历》用夏正,即夏历正月,以寅月为正月,19年中加7个闰月,并把闰月安插在没有中气的月份之中。这种置闰方法能够把月份和气候的冷暖变化调节得更合理,被一直沿用到现在。《太初历》具备了历法的基本要素,如二十四节气、朔晦、闰周和置闰法则等,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历法。
        汉代以后,历朝历代多次改历。其中影响最大的为四次,分别是唐代的《大衍历》,元代的《授时历》,明代《崇祯历》以及康熙的时宪历法。这四次改历都曾吸收西域天文学观测及计算,都与外来文明的影响有关。
        授时历
        《授时历》由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制定,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从元代颁布开始,历经整个明代到清初的360多年,行用的历法实际上都是《授时历》,只是名称有所变化而已。《授时历》沿用这么长时间,和它的计算精度非常高有很大关系,它制定了当时世界上最为精确的天文资料,如回归年的长度。《授时历》推算出的一个回归年为365.2425日,即365天5时49分12秒,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钟,和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格里高利历》(即公历,俗称阳历)的周期一样,但《格里高利历》是1582年开始使用,比郭守敬的《授时历》晚了300多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