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和小溪三角坪老街区:城西之城

 鹭客社 2020-07-02

       由于溪运之便利,早在清代,平和阳明保小溪解放前叫阳明保,解放后一度改为阳明镇,后来才改称小溪)三角坪一带已经是平和的商贸中心了。民国时期,1925年至1929年,在原来的墟集的基础上,以三角坪为核心,修建了中东街(十八间)、中西街、九一七街(黑市街)、民主街四条骑楼街,包括典当行、钱庄、洋行在内的商号纷纷进驻。这种市井繁荣一直保持到改革开放后,一桥之隔的城东片区开始兴起。

       三角坪老街区,是我到育英小学和平和一中上学时必经之路,留下了许多少年时代的回忆。今年春节,我特意到三角坪一带走走,并拍了些照片,由于时间仓促,也没有太深的了解,今天做此专辑,实为抛砖引玉,望看到此图文的同乡共同回忆,踊跃留言。


一百年前的小溪圩场照片,很可能就在三角坪一带。

今天的平和县城小溪,民国时期的阳明保,这条溪就是琯溪。

来自林语堂故乡坂仔的花溪与琯溪的交汇处,右侧为中山公园。

中东街(又名十八间)的入口,这条街给我的印象就是新华书店、中原书屋,游戏机店。特别是中原书店,花去我不少压岁钱。有位叫达仔的同学家在这里,这位同学当时买彩票中了一辆摩托车,轰动一时。爱美的他把摩托车卖掉,用这笔钱做了去痣手术,把脸上到处都是的黑痣消灭得干干净净的。

就这样的路,我当年骑着很大架的凤凰牌自行车每天经过四次。当凤凰牌自行车坏掉时,我就改骑一辆比较小一点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一上路就光当光当的响,真好,省掉安车铃,也没车刹,全用脚刹。这是需要经验与技术的,比如在这个入口有点下坡时,车速要慢,脚先着地,然后慢慢滑行。

这条小巷里住过一位女同学,记得好像有空就在路边帮父母卖咸鱼。

今天,我才注意到,原来这些骑楼的墙只是土坯砌的。

街道后面的人家,当年有这种房子住,已经是大户人家了。

蛮喜欢这种拐角,其实把这些老街修旧如旧的改造下,地面换一换,便是有味道的老街区,希望故乡不要拆掉它们。

这条巷道从中东街穿过民主街,不知是不是东门街,因为那边有个东门庙。

东门庙

这些骑楼其实是非常漂亮的,关键要把那些后来加盖的或者涂抹的剔除掉,像二楼窗户下那些白墙,其实都是为了刷标语用,它的本来面目是红砖墙。

民主街的少年,有一位更帅的不愿意入镜,这是小爷。

在我看来,民主街就是小溪的大同路。

这条街是我以前来得最少的,我却感觉在老街区中最有味。

街道很冷清,即使是春节期间。

这里的一间店面的竹栅门有点特别,这里可以看到二楼的墙面不用来刷标语时的本来面目。

这里看到的右侧的木栅门是比较接近建筑风格的。这里的骑楼主要的用材应该是土木砖三种。

我以前忽略了这一带居然有土屋的存在,别忘了,这是平和除土楼外,最为纯正的传统民居风格。

这里就是街区的核心三角坪,它其实就是一个三角形的小广场,我们以前认为很大的广场,现在看来,居然这样窄小。我在还没到县城念书前,跟母亲来过县城,就在这个圆形建筑买过山楂片,这是第一次吃到山楂片,现在的商场里,这种类似的山楂片还在卖。这是整个老街区标志性的建筑。

这是九一七街,又名打铁街,黑市街。叫黑市街是因为这里是最早让个体户卖一些新潮东西的地方。这是我家到育英小学的最捷径道路是,当时还是用步行的。

从黑市街看圆楼

老街区很多店面原为商号店铺,后经改造,失去了产权,这个店铺显然曾经有极为精致的外观,被破坏的痕迹还在。我曾在厦门遇到一位来自小溪的的士司机,他告诉我,在这一带,他家曾有很多米店,他的华侨祖父是这儿数一数二的富翁。如果有人针对三角坪做做口述历史倒是颇有意义。

这一带就是后壁城,商业街区后面的传统民居。这种城和土楼不太一样,称为土屋的一种比较合适。

土屋的门

土屋的周边情景。

这种夯土建筑的坚固性看来是没有问题的。

多次看到不加修饰的土坯墙。

这种墙算不算极简风格,别小看那个木作组件,那就体现了典型的斗拱技术。

屋内的情景

一面被刻意修饰过的墙,感觉色彩运用得还蛮搭的。

二十多年了,这个牙科店,居然还在。

回顾一下这种美丽的骑楼拐角。

想象一下骑楼下面的五脚忌的原状,再想象一下街道已经铺上了一些古朴的地砖,再把那些杂乱的电线捋顺。三角坪老街区是小溪不可多得的街道再造资源。

这栋建筑是医药公司的。

反过身来,居然看到一栋青砖洋楼。

这个后壁城,据说只是三角坪老街区的大土屋中的一座,但已经让我印象深刻。

后壁,在本地话中指后面,但由于没有全面的观照,我至今没明白过来,为何这种建筑称城。

城中主人让我进去参观。我看到天井对面有个猪栏,为何不把门开在这猪栏的地方?之所以把门开在厚厚的高墙一面,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低的这一面,原来是属于密闭的环境,而且这个“城”估计还不小。因为平和人叫城的,往往面积非常之大,如庄上城。我没有看到一个整体的城,或许在中东街的骑楼建设之前,这里已经有一个很大的土城,但后来被分割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