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记忆:林銮渡,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鹭客社 2020-07-02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林銮,字安车,唐代泉州东石人,世代以航海为业。其祖父熟悉海道,成为隋代开发夷州(台湾)航线的主要成员,并曾首航勃泥(北婆罗州),成为开拓晋江泉州与南洋群岛航线之开山祖。


       林銮渡,一座位于泉州湾石狮蚶江镇东北突出部的古渡口,在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星移斗转,寒暑更迭的岁月冲刷中仍屹立如初,象一位饱经沧桑、阅历厚实的历史老者,他目光如炬,在见证着海峡西岸千年的波涛汹涌和鼎盛时光,腹中又满载着古渡口潮起潮落的风云往事和岁月变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站立于古渡口遗址粗犷沉重的石条上,这里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了,但海风依旧,海味依旧,海潮依旧,触摸退潮后巨岩石上遗留的榫眼痕迹,踏在受海水侵蚀已斑驳不已的古渡桥上,前方蓝蓝的海面上星罗棋布的往来轮船,海水海浪拍打出规律的节奏,我心能真切感受到千年时空的穿越,仿佛又看到古渡口那一幕幕熙来攘往的繁华和喧嚣,感应到古泉州一代代航海人的踌躇志向和精神家园。

  林銮渡,一座以人的名字而命名的渡口,足以说明林銮曾经在这一方地所创下的不凡业绩,给百姓们带来的美好,这也是后人们对林銮那份感恩于心的馈赠。在寻访中,不难找到古渡口那些千丝万缕相的关联,史料记载着古渡口与当地一个林氏家族航海创业的奋斗历程。林銮,字安车,唐代泉州东石人,世代以航海为业。其祖父熟悉海道,成为隋代开发夷州(台湾)航线的主要成员,并曾首航勃泥(北婆罗州),成为开拓晋江泉州与南洋群岛航线之开山祖。应该说,到了林銮这一代,他并没有停留在一箪之食的满足,而是把眼光和视野放在更远更远的地方。站在先祖肩膀上阔步前行,开辟航线于勃泥、琉球、三佛齐、占城等地,带去闽南地区的陶瓷、丝绸、铁器、茶叶及手工艺品,换来当地的象牙、犀角、明珠、乳香、玳瑁及樟脑等等。就这样,以林氏家族为代表的海上贸易之路形成了,大大促进了东南亚地区之间的商贸交流与人文融合。据清乾隆时东石人蔡永蒹《西山杂志》记载,林銮为了导引蕃舶安全入港,不被礁石触沉,曾在东南沿海建造7座石塔,即钟厝塔、钱店塔、石菌塔、刘氏塔、凤呜塔、西资塔和象立塔。与此同时,林銮还于泉州湾内石湖港的西南侧,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渡口,也就是如今的林銮渡。渡口的引堤长30丈,宽9尺,高1.5丈,又称"通济桥"。古渡头及引堰均嵌砌于海底礁石盘上,再用每条数吨重的巨石砌筑而成,十分牢固。礁盘边缘凿了许多石鼻孔,作为泊船系缆之用。渡头装有木吊杆以便装卸货物。至今,该处尚遗存一方明崇祯12年己卯(1639年)重立的"通济桥"残碑。事业需要传承方能不断壮大,林銮的后裔们可谓是人才倍出,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之势,林銮九世孙林灵仙曾建造大海舶近百艘,据传舟长18丈,高4.5丈,宽4.2丈,双层船舱,载重1000至2500吨,比泉州后渚港出土的宋代古船更大,林家也成了当地的首富,也是泉州最早靠航海起家的带头人。因往来有利,渐渐地,东石人纷纷加入其中,泉州人加入其中,闽南人也加入到商来利往中,共同开启了一个海洋航海贸易的新时代,泉州港也逐渐成为亚洲对外商贸重要大埠之一,绘就了中华文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小渡口映衬着大社会,小地方也映衬出大时代。林銮渡口所处位置的蚶江,是泉州湾南的要隘,扼泉州湾的门户,早在宋代,这里已是居民稠密,帆船过往频繁的港口,元代时海上贸易空前繁荣。据历史记载,明朝郑和下西洋启航前就是停靠在此,解放后在渡口附近还发现了郑和船队留下的铁锚,重达近800公斤,现由海交馆收藏。到明末清初,全球开放交流互通的大潮如同滚滚的黄河之水,不可逆转,然而当时朝廷实行的却是背道而驰的闭关锁国政策。那时,闽南沿海可谓是狼烟四起,倭寇海盗猖獗当道,还有一股股反清义军时时在作乱,当朝政府实施的禁海迁界战略,但也无法阻挡人们在海洋世界中的曼妙追求。蚶江,仍至泉州港的“三湾十二港”,甚至整个闽南地区,当政者一边对危及朝廷海疆的各路海盗、反清义军进行围追堵截,一边不得不重新审视海上商贸通航策略。在清朝中后期,蚶江作为“泉州总口”,1784年设通判厅,管辖的范围就是泉州一府五县,要求与台湾鹿仔港对渡的所有船支都要从这里出入。1792年,蚶江又开辟至台湾淡水八里坌的航线。1824年,再开通到台湾海丰的线路。据史料记载,有一段时间从厦门出海的民船,也要到蚶江报验,可以说蚶江码头在清代对台中的特殊地位,逐渐成为当时大陆对台通商贸易的中心港。历史的车轮总是被一波又一波新生力量推动着,不断阔步前行。1684年,清政府在行政隶属泉州府同安县的厦门设立闽海关,规定凡商船越省及往外洋贸易者,都由海关办理。同年,又设立台厦兵备道,管理厦、台两地政务。尤其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南京、厦门、宁波等五口通商口岸。至此,蚶江的地位,泉州港的地位逐渐被厦门港的迅速崛起而取代。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台湾岛被划入日本军国统治范围,蚶江与台湾的对渡通商基本停止。林銮渡也渐渐坠入历史的长河中,现在充其量只是作为石湖渔村渔民出海打渔归来的暂时栖息地,而那些屈指可见的遗物踪迹如今只是作为研究那段灿烂历史的佐证。

  紧靠着林銮渡口的起点处,有一座饱经风霜的花岗岩石亭,名叫再借亭。关于再借亭,也有很多的传说,甚至说直通林銮渡的通济桥也是曾樱所造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座亭子是老百姓为纪念曾樱而盖亭立碑的。千年的时间可以让许多生命衰老远逝,也可以让众多物件风化磨灭得无影无踪,但不可能让一种传承的精神丰碑消亡。是的,正如我们站立的林銮渡口,当初是由林銮开疆拓土创建的,也包涵多少后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无数次重修重建,维护扩建,林銮只是一代代泉州航海追梦人代表,林銮渡却代表着古泉州人开辟远洋航海商贸的精神高地。再借亭亦如此,历经数百年,其间必定经历着自然作用的侵蚀,人为破坏而变得面目全非,如今呈现眼前的再借亭也是后人的重修再建整饰过的,亭子的建筑形式可以不断的更新变化,但当地老百姓对曾樱的感恩之情却从来没有变过。翻开历史长卷,切入曾樱在福建出官为仕的人生轨迹,才懂得了老百姓为何对这个江西籍的父母官有着如此深厚的情感。放在当今,曾樱是一个值得公务员学习的榜样,他为政公平,为官清廉守法,心系地方政务利弊和当地老百姓生活,做过很多的好事、实事而深受百姓爱戴。另外,矗立的再借亭,的确是一个有故事的亭子,曾樱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曾樱任分巡兴泉道,在任期间除了上述政绩之外,他最大的亮点就是力排众议,成功招安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并且成功借郑芝龙的武装力量歼灭了刘香等其他海寇,使海上得以安宁。曾樱也成了郑芝龙倍受尊敬的知遇之人。正因为他们有这么一层私密关系,郑芝龙看到曾樱官职多年没有得到升迁而感不平,曾背着曾樱,密令部下到京城为曾樱行贿谋求升官而败露。曾樱因此含冤被捕京城,最后郑芝龙只得上疏认罚,承认其意恐曾樱外调失去一位知遇之人,便自作主张想替曾樱留任福建。真相大白,郑芝龙被贬职,崇祯帝认为福建“海邦始安”,需要曾樱这样清廉干练之才镇守,下旨“再借”曾樱福建任职。泉州士绅邀请张瑞图题写“再借亭”碑文,在林銮渡头兴建“再借亭”,以褒奖曾樱之政绩,这也是再借亭的由来。曾樱的确是一位有气节有风骨之人,后来追随武隆帝,试图拯救败落的大明王朝。最后,在清军的围追下出福州,往中左所(厦门),五年后清军攻陷中左所,曾樱不愿受辱,自缢而死。

  如今的林銮渡,虽没有了往日的汽笛声声,舟楫拥簇,但仍然象铿锵有力的战鼓,为前方这一片新的繁荣在摇旗呐喊。不是吗,前方泉州湾大桥架起了大泉州的发展格局,绘就了全新的蓝图;在古渡口的不远处,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一类口岸---石湖港,正在替代着林銮古渡口,继续大写千年古港的辉煌篇章。漫步在林銮古渡口,古遗址的古朴之风与海边渔村的小清新相得益彰,吸引了一批批方言各异的探访之客,这里俨然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膜拜之地。据了解,林銮渡与姑嫂塔、六胜塔等13个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址点,正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我也衷心希望林銮古渡口,与泉州其他的历史文化古迹从此走出闽南,向世界靠近些,再靠近些。

作者简介:刘小亮,1975年生,江西萍乡人,军转干部,现厦门翔安某执法大队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