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震撼!翔安刘五店或是疍民聚居地!

 鹭客社 2020-07-02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从种种资讯看,九龙江自古就是江船如织的疍民活动区域。那九龙江的江口呢?《厦门志》(清)”风俗记“载:”港之内或维舟而水处,为人通往来、输货物。浮家泛宅俗呼曰五帆。五帆之妇曰白水婆。“民国《厦门市志》亦指出“在厦港一隅,悉赖海面生活者有5000余人”。

显然,厦港一带一直都被公认为疍民聚居地。

厦港有疍民,厦门的其它地方有没有?本来我以为没有。有一天,我在研习关于疍民的资讯,了解到广西一种名为疍民棚(水上高架屋,又名水栏)的民居时,忽然有所顿悟。

明代田汝成《炎徼纪闻》中说:”蛋(疍)人濒海而居,以舟为宅。或缝篷水浒,谓之水栏“。由此可知,疍民并非完全居住在船上,他们的传统民居,实为水栏。而厦门翔安刘五店很可能也曾是疍民聚居地。一是我在刘五店的古店街,看到类似水栏的高架屋结构,只不过柱子是石头的。二是刘五店人开辟的马来西亚吉胆岛五条港,恰好就是原汁原味的水栏。

五条港的水栏

之前我就对此有所疑惑,但一直没往疍民与水栏方向去想。

众所周知,南方百越族的主要民居形态就是楼下架空的干栏建筑,水栏不过是干栏因亲水而产生的一种适应类型。近期,在与一些翔安本地人交流中发现,刘五店至丙洲一带,曾经分布不少船民,特别是刘五店,更是船民密集之地。吕塘村史研究者洪神扶老先生告诉我,过去翔安靠海吃饭的人很多,但刘五店一带的钓钩艚船民是世世代代长居水上的!

这不正是疍民?

同为九龙江口,厦港有大量疍民,距之不远的刘五店古港口,岂就没有疍民。之前之所以没人去研究这个翔安的疍民,只不过是因为翔安旅游业不发达,文化资源的挖掘缺少动力罢了。

刘五店渔民竟会远至马来半岛开拓水栏式的新家园,那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具有远航能力的疍民呀!这种远程的航行,一般的渔民是做不到的。翔安疍民的消失,与明代频频实施海禁,不少疍民被迫筑堤围垦造田,上岸耕作可能有莫大关系。在广东,此类田被称为“沙田”。沙田的开发,把大量疍民变成了耕民。刘五店古店街很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造的。

 明朝政府还曾把很多疍民当作海防的兵力,这与刘五店渔兵在历史上的存在形成了相互的印证。

欢迎读者对此提出宝贵的意见!

作者简介:林鸿东,1976年生,漳州平和人,鹭客社创办人,在厦门翔安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