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业】彩电业到了最艰难时刻 业界还是要以平常心待之

 新用户71187754 2020-07-02

彩电业困局不是今天出现,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匍匐前行,只不过矛盾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今年上半年销量与销额的双双滑落,意味着彩电业已经到了极度艰难的时刻,需要业界厂商重新审视行业,共同携手破局。

晋宁||撰文

7月16日家电魂发表了《彩电行业销量疲软且不赚钱现象已到了必须破局的紧迫时刻》,阐述了近年来彩电业面临的窘境,提出了行业到了破局的关键时间节点。

时过仅两天,中国智能显示与创新应用产业大会暨CRC 2019年上半度彩电行业研究发布会在京举行,传递出的行业数据显示,今年市场远比预期的还要差,业界陷入深深的悲观氛围。

奥维云网在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为2200万台,同比下降2.7%,零售额规模为640亿元,同比下降11.8%。虽然几年彩电市场不佳,但量额同步走低,这还是不较少见的。

为什么会出现量额同跌这种市场情况呢?背后又反映出彩电行业遭遇到什么?厂商应该怎样看待这种量额的变化?

以往,每当市场不济,厂家最大的应对策略就是降价。只要厂家一降价促销,市场就会响应,用户总会迎合市场的降价促销,这是因为过去用户对电视的依赖性比较强,当然市场价格具有了诱惑力,就会出手进行更新迭代的购买。现在,降价促销不再能吸引用户,新产品也不能激起用户的拥有欲,自然是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

事实上,彩电厂商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个困境不在于彩电厂家的创新不足,也不在于渠道商营销不努力,而是用户使用的场景发生变化。用户中主流的消费群体的使用习惯已经发生变化,都转移到移动终端上,电视面前留存最多的只有老年用户。主流用户群体都不看或者很少看电视了,电视就是有新产品也难激发出购买的欲。

这种困境在于规模化的增长已经消失,厂商却还沉浸在规模致胜上不能自拔。传统家庭拥有电视已经基本完成,新增需求已经是难以为继,并且部分人群已经转移至移动端,再力图重温普及时期高增长的梦已是不可能。问题在于,很多厂商还是把追求规模作为唯一的目标,还想用价格来换取市场规模。但以往那种以价格换销量的手法已经不灵了,这是厂商感觉市场不妙最直接的感受!

对于这种需求上的变化,实际上业内已经意识到。在本届CRC上工信部相关领导的讲话中已经给出明确态度,要求引导全行业聚焦关键短板环节,实现创新突破。视像协会相关领导的观点更为明确,新型显示技术在与人工智能、物联网、5G、4K/8K超高清等技术融合发展。

专业人士分析认为,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加速融合下,通过AIoT的应用,彩电正在从单一的“视听”向多元的“场景” 转变。人工智能电视进入普及阶段,家电企业抢占AIoT赛道,电视形态不断被颠覆,由此带来的交互场景、家居场景,将成为挽留用户回归彩电这个家庭中心。

不过厂家还是不愿意放弃家庭用户这个群体,离开家庭应用场景的支撑,彩电业将失去半壁江山。因为,不论是2B业务的依然坚挺,还是专业用户快速崛起,不过还都是小众群体,不足以支撑行业规模化发展。唯独家庭用户是庞大的群体,才能支撑起彩电规模化的继续。

不可否认,显示在AIoT时代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派生出很多基于显示的应用的新场景。不过这一切在移动端的日益兴盛下,彩电再想回到当年一家人围在一起,构建家庭中心的美梦很难实现。毕竟,内容公众性很难替代私密性,娱乐、交互,甚至是阅读都具有很强的私密性。

可见,现在呼吁业界要保持平常心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彩电这一物种并不过分。虽然说,彩电发展受制于移动端的崛起而停止增长或者负增长,但是彩电作为居家生活的用品,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是不会被淘汰的,它的观影体验感至今是没有产品能够替代,包括移动端的手机、iPad。

对于国内市场内需规模还有多少潜力,笔者还是想多说两句。

一些人认为,中国14亿人口,彩电年销量不足5000万台,内需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笔者想问这个账是怎么算的?想想看,14亿人,按平均4个人一个家庭,也就是3.5亿个家庭,按每个家庭都具备一台电视算,年销售5000万台,7年就可以饱和。

要知道彩电普及已经超过有30多年的历史了,有些家庭迭代都已经是好几次了,能够维持5000台左右就已经是个极限。

因此,不要再在规模数量上向彩电要增长,唯一的可能就是在AIoT时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让彩电以新的物种呈现,再来吸引更多的人去使用。或许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

家电魂:深度解码家电行业热点事件,跟踪研究家电产业发展轨迹,梳理家电厂商转型变革历程,互联网时代家电业最具深度自媒体。微信号:jiadianhun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