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温度的医师

 脑健康 2020-07-02

医师,就得有温度!

中国现代外科学的鼻祖,已故的中国科学院“裘法祖”院士讲过,病人是最好的老师!

在这个互联互通非常发达的今天,貌似“百度”都会看病了。

稍微懂点英文的,稍微的懂点代理知识的,都翻墙去用“谷歌”看病了。

指南,“最新的指南”都处都是。

UpToDate循证医学数据库” 每三个月更新一次文献,旨在为医者提供最跟得上时代的治疗指南。

怀揣“指南”,你就会当医师了吗?

不能!

医学一直都是一门以经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患者,你拿着最新的指南也没用。

只有将“指南”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真正的领会指南。

“指南”到底是不是有用,试了才知道。

而患者恰恰就是提供给了医师试一试的途径。

医师和患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患者,医师只能都去当老师了。

作为医师,首先就要感谢患者,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没人想得病。更没人想得急性的毛病。

体会患者的不易,勤于观察患者的变化,并做出适当的处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烦躁情绪。

很多时候,患者家属送红包,他们的想法只有一个,就是想和医师多聊一会,多些沟通而已。

美国结核病好医师“特鲁多”说过一句话: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在安慰。

其实,大部分患者都知道自己所得的疾病,可能没法救治。患者只是想找个人倾诉一下罢了。

感谢所有曾经有缘成为我患者的病人!

我会好好努力,继续做一名有温度的医师!

魏社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