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AAO-HNS)更新发布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指南;新版指南是对2008年发布的早期指南的更新;根据新的临床研究和系统评价证据,新版指南对临床上的重要建议做了修改。 与前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主要改动包括: 1.向指南更新小组新增一名患者权益保障人员; 2.新证据源于2项临床实践指南,20项系统评价及27项随机对照研究; 3.加强患者教育,重视共同决策; 4.用一种新的方法来阐明动作语句关系; 5.对BPPV的诊断和管理建议进行了新增与扩展。 新版指南在行动声明方面强烈建议: 当眩晕与旋转相关时,临床医师应通过Dix-Hallpike试验诊断患者是否为后半规管BPPV;采用耳石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BPPV。新版指南强烈反对,耳石复位法治疗BPPV后对患者进行体位限制。 另外,新版指南还建议临床医师: 1.执行仰卧滚转测试,以评估水平半规管BPPV; 2.区分BPPV与其他原因的不平衡,如眩晕和头晕; 3.评估影响BPPV患者管理的因素,如运动障碍/平衡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家庭支持不足,跌倒风险增加等; 4.初始观察或治疗1个月后重新评估患者,以记录症状的缓解或持续; 5.当BPPV未治愈时,医师应进行重新评估或考虑其他潜在外周前庭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6.教育患者注意BPPV对其自身安全的影响,疾病复发的可能性和随访的重要性。 总之,新版指南建议强调了BPPV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增加了恰当的治疗和定位策略,减少了不恰当前庭抑制药物与辅助测试的使用。 参考文献: Bhattacharyya N, e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Update).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7 Mar;156(3_suppl):S1-S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