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脓肿

 脑健康 2020-07-02

细菌性脑脓肿

脑脓肿?就是长在脑子里的脓肿。

特点如同转移癌一样,容易多发。

可能起源于耳部感染,例如发展中国家也可能起源于鼻窦感染,这种鼻窦起源的脑脓肿,正在成为威胁成人和儿童健康重要危险因素还有可能是异物导致,例如,枪弹伤铅笔头草坪飞镖当然,脑脓肿的起源更和开颅手术分不开。

一旦有了脑脓肿,以下状况的出现,提示预后差:入院前,颅内感染快速进展入院时,出现严重的精状态改变入院后,出现木僵或昏迷(60~100%的死亡率)脓肿破入了脑室(80~100%的死亡率)

我们的大脑是管神志,管精神,当然也管运动,管语言

患者的神志和精神状态其实是个全身表现。一旦出现,说明全脑功能都可能有障碍。同理,脑脓肿患者一旦出现木僵或昏迷,那么死亡率就接近了100%

在重症面前,医学的艺术性接近了100%。

脑脓肿的本质,是细菌感染,自然离不开抗生素的使用。

三联抗生素很常用。治疗效果?真的不是医生说了算。

专业版在这里!

细菌性脑脓肿

起源

耳部感染

作为耳部感染并发症的脑脓肿,其发病率正在逐年降低,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鼻窦感染

来自于鼻窦感染脑脓肿,正在成为威胁成人和儿童健康重要危险因素

异物

枪弹伤能导致组织坏死,并遗留金属碎片于脑内,这些碎片有可能成为感染源。其它和脑脓肿相关的异物包括:进入眼球中的铅笔头草坪飞镖。此类患者在脑损伤多年后脑脓肿才可能会形成。另外,脑脓肿偶尔可能会源自于面部创伤

开颅术后

脑脓肿同样也可能是神经外科操作的并发症。外科手术后脑脓肿的发展有可能延迟发生。文献报道中有2例发生于前庭神经鞘瘤术后,1例是在术后3个月形成脑脓肿,另1例则是在术后15个月因为癫痫发作而被发现脑脓肿

传播途径

血源播散

菌血症有关的脑脓肿,通常会导致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多发脓肿脓肿通常位于灰白质交界处,该处的微小梗死能破坏血脑屏障。

能导致血源性种植的感染包括:慢性肺部感染,例如肺脓肿和脓胸,见于支气管扩张的患者或囊性纤维化的患者。皮肤感染盆腔感染腹腔内感染食管扩张症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后;细菌性心内膜炎(2~4%的患者会并发脑脓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通常为儿童)肺内右向左分流

直接播散

邻近区域的直接播散常会导致单发的脑脓肿

直接传播大脑皮层的原发性病灶包括亚急性和慢性的中耳炎和乳突炎(播散至颞叶下部和小脑),额窦或筛窦炎(播散至额叶),牙齿感染(通常至额叶)。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倾向于是非特异的从而使得诊断被延迟。

局灶性体征单侧颅神经麻痹、轻偏瘫)或症状(单侧头痛)或可见视乳头水肿此时腰穿检查通常是禁忌

明显占位表现的患者腰穿后1.5~30%的可能性会导致脑疝

脑脓肿的诊断MRI比CT更加敏感。弥散加权序列(DWI)更能将同时显示为环形增强病变的肿瘤脑脓肿区分开来。在DWI上,脑脓肿通常显示为高信号,而肿瘤性病变则为低信号或显示出多样的高信号,但这种高信号要比脓肿的信号低。

来自于CT导引下穿刺的或手术切除的标本应当进行革兰氏染色包括:需氧的、厌氧的、分支杆菌的和真菌培养,特殊染色和组织学检查。

寄生虫性脑脓肿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当进行血清学和脑脊液的检查,包括抗弓形虫免疫球蛋白IgG血液中的抗体(弓形体病)来自于脑脊液中抗囊虫抗体(神经系统囊虫病

抗菌药物治疗

针对未确定细菌种类的、肾功能正常的脑脓肿患者的经验治疗如下:

来自于口腔、耳部或鼻旁窦源性脑脓肿,我们的建议如下

针对经过血液播散而来的脑脓肿我们建议如下

针对神经外科手术之后脑脓肿患者,我们推荐如下:

针对穿透性创伤导致的脑脓肿,我们的建议如下:

针对未知来源脑脓肿,我们建议如下

注意:如果敏感试验显示MRSA,则必须使用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的一个明显的缺点是穿透进入脑脊液中的能力很差:当脑膜无炎症有炎症血液中的万古霉素只有1%或5%到达脑脊液中。利福平可以作为万古霉素的添加治疗,因为不论患者脑膜有无炎症口服利福平都能够达到脑脊液中杀菌浓度,尽管证据较少

根据个案报道,利奈唑胺600mg静推或口服Bid),磺胺甲恶唑5mg/kg甲氧嘧啶静推Q8~12h),达托霉素6mg/kg静推Qd)均能作为万古霉素的替代治疗选择

药物治疗时程

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建议是脑脓肿抽吸或引流后药物治疗4~6周如果脓肿未行引流,则需治疗6~8周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平均抗菌治疗时间为62天。

临床好转,且神经影像上有实质性的改善时才可以考虑终止药物治疗。

随访

在监测脑脓肿转归CT扫描意义重大,随着时间的延长,脑脓肿个数和大小逐渐缩小。

我们不建议使用MRI来随访脓肿的大小,因为异常信号通常会持续数月。脓肿处的强化可以持续好几个月的时间这种发现不足以作为手术探查的指征

外科治疗

一旦脑脓肿的诊断确立,需要联系神经外科医师。在抗生素治疗之前,进行针刺抽吸外科切除都可以被用作脓肿的治疗,同样也能明确诊断。

手术切除是一种更激进的方法,通常会导致更大的神经功能缺损,现在很少实施。然而,在以下情况下,切除可能是首选治疗:

创伤性脑脓肿(旨在清除骨片和异物)

包裹性的真菌性脑脓肿

多房的脑脓肿

唯一的例外是当存在菌血症的时候,此时可以利用血液培养选择抗生素和脓肿穿刺引流相比,外科切除较少复发

此外,以下则是初次抽吸和引流后再次实施手术切除的指征:

一周内临床无改善

出现抑郁的感觉

颅内压升高的迹象

影像检查见脓肿直径进行性增大

糖皮质激素

当影像检查显示明显的占位效应时,应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首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作为负荷剂量,继而每6小时给地塞米松4mg;一旦占位效应以及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神经症状有所改善,应停止使用该药物。

添加糖皮质激素也有许多缺点,包括:

CT扫描的对比增强会减低

脓肿囊壁的形成会减慢

增加了脓肿脑室内破裂的风险

然而,使用糖皮质激素并没有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提示脑脓肿预后差的因素包括:

入院前,颅内感染快速进展

入院时,出现严重的精状态改变

入院后,出现木僵或昏迷(60~100%的死亡率)

脓肿破入了脑室(80~100%的死亡率)

总结

脑脓肿成功治疗通常需要抗生素外科治疗结合来进行

脑脓肿初始诊断需要神经外科医师参与。通常需要抽吸外科切除提供诊断和治疗

我们建议对所有疑似脑脓肿患者,实施经验性的抗微生物治疗(Grade1B)

抗菌治疗应当尽可能早给予,尽管应诊断抽吸之后进行。经验性的抗菌治疗方案,要根据脓肿的可能来源,和已经获得的标本的革兰氏染色结果

培养结果确定了病原后,我们建议应当简化治疗方案直接针对病原体而实施精准治疗(Grade 1B)。

我们建议治疗时间至少4~8周并以对临床经过的评估CT检查结果评估作为指导(Grade1B)。

我们建议,出现明显的占位效应以及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受抑时,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Grade2C)。

脑脓肿死亡率可以高达30%

神经系统的后遗症中,癫痫发作最常见,见于30~60%的患者。

人类之后不断蹦跶,才能保持持久的心血管健康,尤其是那些胖子。

人类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恒久的脑健康。脑健康是一切自由的前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