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悼亡诗,我们便不禁想到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想到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想到贺铸的“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悼亡词似乎就是这么的一字一泪,如泣如诉,叫人不忍卒读。而喜欢以《无题》抒写飘渺情思的李商隐,为其妻子写下过一首悼亡诗却鲜为人知,它虽不如其他悼亡诗出名,平和的文字背后,却能看见一颗震颤的心灵,深情绵邈、感人至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诗,感悟诗人笃深的爱情故事。 《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这首诗是诗人为去世的诗人王氏所写,在一个暮秋时节,诗人独游曲江,忽而忆起妻子,心生凄恻,随即写下这首悼亡诗。这首诗句句平和,情不外显,要读懂诗人的心情,就要先了解他跟妻子的爱情故事。 1.李商隐与妻子的甜蜜爱恋 李商隐的妻子王氏,本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千金。李商隐五次参加科考,终于高中,却依然籍籍无名,就是在这般时刻,两人相识了。王氏不顾李商隐的窘困与家庭阻挠,甘愿放弃千金小姐的身份,为他洗手作羹汤,灯下补衣衫,只做他一人的妻。李商隐也爱极了妻子,为她写了《东南》: 东南一望日中乌,欲逐羲和去得无。 且向秦楼棠树下,每朝先觅照罗敷。 诗人想像初升的朝阳一般,每天出现在妻子的妆楼前,看她梳妆,看她描眉,看她倚着小楼凝望远方的身影,真可谓是如胶似漆了。他还为妻子写了《马嵬》诗: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诗人借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故事向妻子表白,哪怕贵为天子,也难享受到寻常夫妻的恩爱幸福呀,而我能与你平淡相守,就是最大的幸运了。 2.李商隐与妻子的生死离恨 甜蜜的日子总是如此短暂,成婚后没多久,李商隐便外出任官,两人异地而居,聚少离多,身在外乡的诗人却不知王氏已患病在床,后来,因仕途不顺,诗人于春季落魄地返回京城,久别重逢,诗人见到的却是满面病容的妻子,怎叫人不心痛落泪。而后李商隐在京和妻子朝夕相处,度过了几个月悲欣交集的时光,而这,也是妻子最后几个月的光阴。至秋日,王氏便殁了,快乐只如烟花一瞬,痛苦却似流水不绝。 3.李商隐悼亡诗赏析 由此我们再来看《暮秋独游曲江》这首悼亡诗,便更能体味诗人心中的沉痛遗恨了。前两句写道“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荷叶本是自然无情之物,怎会生出恨来呢?许是诗人将满腹的伤心都寄托到了荷叶身上,以荷叶的一生一枯来暗示生离死别之恨,荷叶生时,妻子尚且陪伴身侧,却也注定了走向枯萎的命运,荷叶枯时,两人已然天人永隔,思及此,自然就“看花满眼泪”了。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诗歌后两句更是无限凄婉了。只要我还活在这人世间,我俩的情意便天长地久地存在着,多么悲伤啊,你与我已天人永隔,纵然心中有再多怅惘,也只能孤单地立在曲江池头,落寞地聆听着那流不尽的脉脉江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