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的别名

 杏坛归客 2020-07-03
       


编著:田家双
杜草堂
指杜甫。因其为避“安史之乱”,曾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故称“杜草堂”。宋 王迈《读诚斋新酒歌仍效其体》:“古来作酒称杜康,作诗只说杜草堂。”宋 陈著《似法椿长老还住净慈》:“石塔重来我愧不是苏玉局,茅屋可赋师却自爱杜草堂。”宋 裘万顷《保福寺对橙菊有感》:“平生爱菊陶彭泽,清夜移橙杜草堂。”另,指杜甫草堂。元 陆仁《玉山草堂》:“小筑西郊僻,浑如杜草堂。”
杜二
指杜甫。甫排行第二,故称。唐 任华《寄杜拾遗》:“杜拾遗,名甫第二才甚奇……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唐 司空图《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亦知王大是昌龄,杜二其如律韵清。”宋 刘克庄《寄方时父》:“欧九玉堂在天上,不如杜二草堂安。”宋 杨伯嵒《臆乘》:“前辈以第行称……多见之诗……严父、高适俱称少陵为杜二。”宋 赵必象《重九即席点韵》:“兴来尽君欢,得句输杜二。”宋 文天祥《西昌倪氏有山谷书杜陵山水图障歌作江山堂堂》:“杜二已无黄九去,长歌大字落江山。”
trong > 杜工部
指杜甫。因其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唐 贯休《观李翰林真二首》:“宜哉杜工部,不错道骑鲸。”宋 梅尧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我意方向杜工部,冷淘唯喜叶新开。”宋 林正大《括摸鱼儿》:“杜工部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宋 净圆《望江南》:“杜工部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宋 田锡《送韩援赴阙》:“诗酒论交各相许,何如李白杜工部。”宋 文天祥《挽龚用和》:“鄜州避乱杜工部,下泽乘车马少游。”元 马致远《拨不断》:“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元 王冕《寄徐仲几》:“吟诗不愧杜工部,乞米或如颜鲁公。”
杜浣花
指杜甫。杜甫晚年定居在四川浣花溪畔,故称。清 成多禄《赠吴缶庐》:“大句崔黄叶,衰年杜浣花。高怀付樽酒,凉意泻琵琶。”清 薛雪《一瓢诗话》:“千古诗人推杜浣花,其诗……如时雨一过,夭矫百物,随地而兴,生意各别,无不俱足。”又,“杜浣花云:‘晚岁渐于诗律细。’又云:‘语不惊人死不休。’”清 杨岘《题沈公周诗稿后》:“虞阳逢瘦沈,今之杜浣花。”
杜陵
指杜甫。宋 戴复古《答杜子野主簿》:“杜陵之后有孙子,自守诗家法度严。”明 郑昂《感怀》:“王粲凄凉仍去国,杜陵老大竟飘蓬。”清 孙枝蔚《同程穆倩访周元亮司农》:“杜陵仍作客,曹霸可无诗。”另,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并改杜县为杜陵县。晋曰杜城县,北魏曰杜县,北周废。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唐 白居易《新乐府·杜陵叟》:“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宋 张先《更漏子》:“杜陵春,秦树晚,伤别更堪临远。”又,汉 宣帝陵墓。《汉书·元帝纪》:“初元元年春正月辛丑,孝宣皇帝葬杜陵。”《三辅黄图·陵墓》:“宣帝杜陵,在长安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间时,好游鄠杜间,故葬此。”
杜陵布衣
杜甫的自称。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宋 苏轼《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属金山故作此》:“杜陵布衣老且愚,信口自比契与稷。”明 胡应麟《夜同方吴两生集汪士能宅留宿作新都豪士歌》:“君不见杜陵布衣老且拙,典尽春衣兴逾发。”明 刘崧《寄赠曾文祥》:“杜陵布衣日烦忧,闾阎小儿狐白裘。”
杜陵风雨手
指杜甫。因其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句,故称。宋 刘过《贺新郎》:“唤起杜陵风雨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风雨手,一本作“风月手”。
杜陵杰
指杜甫。宋 苏轼《次韵张安道读杜诗》:“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


杜陵老
指杜甫。唐 杜甫《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君不见东吴顾文学,君不见西汉杜陵老。”宋 黄庭坚《过洞庭青草湖》:“我虽贫至骨,犹胜杜陵老。”宋 戴复古《论诗七绝》:“飘零忧国杜陵老,感寓伤时陈子昂。”宋 陈人杰《沁园春》:“杜陵老,向年时也自,井冻衣寒。”宋 刘宰《丁亥冬感怀寄赵章泉》:“遥怜杜陵老,对雪几愁吟。”宋 宋无《太白扁舟图》:“不道相思杜陵老,愁吟落月屋梁诗。”宋 苏泂《忆黄观复》:“平生杜陵老,到此赋诗难。”
杜陵叟
指杜甫。唐 岑参《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唐 白居易《杜陵叟》:“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宋 刘翼《伯言见和拙作以汉隶书之谢以七韵》:“李潮善八分,求歌杜陵叟。”宋 陆游《感旧》:“我思杜陵叟,处处有遗踪。”另,指杜陵的老农夫。唐 白居易《新乐府·杜陵叟》:“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杜陵翁
指杜甫。唐 杜甫《复阴》:“君不见夔子之国杜陵翁,牙齿半落左耳聋。”宋 苏轼《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虽存耳先聩。”宋 黄庭坚《题虔州东禅圆照师新作御书阁》:“安得雄文压胜境,九原唤起杜陵翁。”宋 陈师道《和魏衍三日》:“君不见天宝杜陵翁,屈宋才堪作近邻。”宋辛弃疾《鹧鸪天》:“桃李漫山过眼空。也宜恼损杜陵翁。”宋 葛立方《满庭芳》:“兰堂畔,巡檐索笑,谁羡杜陵翁。”宋 陆游《谁家无泉源》:“斗水百忧宽,悲哉杜陵翁。”
杜陵野老
杜甫的自称。杜甫祖籍杜陵,他也曾在杜陵附近居住,故常自称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 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宋 王之道《忆东坡》:“谁念杜陵野老,心同流水必东,与物初无竞。”宋 范成大《木兰花慢》:“诸公任他衮衮,与杜陵野老共襟期。”宋 舒岳祥《杜鹃花》:“杜陵野老拜杜鹃,念渠蜀王身所变。”明 瞿佑《春日即事》:“杜陵野老虽贫困,援笔犹能赋丽人。”

杜陵遗老
指杜甫。清 金埴《读杜诗详注》:“杜陵遗老才非凡,诗史诗圣称名咸。”
杜陵野客
杜甫的自称。唐 杜甫《醉时歌》:“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宋 舒岳祥《九日敏求与侄璋九万载酒荪墅邀予与胡山甫潘》:“杜陵野客酒可赊,只恨青蕊成蹉跎。”宋 杨万里《为王监簿先生求近诗》:“杜陵野客还惊市,国子先生小着鞭。”宋 赵蕃《初九日》:“一片花飞春未知,杜陵野客已深悲。”
杜拾遗
指杜甫。因其曾任左拾遗,故称。唐 任华《寄杜拾遗》:“杜拾遗,名甫第二才甚奇。任生与君别,别来已多时,何尝一日不相思。杜拾遗,知不知?”宋 陆游《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今日天微寒,处处菊花开。永怀杜拾遗,抱病起登台。”宋 陆游《送查元章赴夔漕》:“白发刘宾客,青衫杜拾遗。”元 鲜于必仁《折桂令》:“杜拾遗,倦骑驴万里初归,可叹飘零,谁念栖迟?”
杜十姨
指杜甫,因其曾官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旧村学究戏作杜十姨。宋 俞琰《席上腐谈》卷上:“温州有土地杜拾姨无夫,五撮须相公无妇。州人迎杜拾姨以配五撮须,合为一庙。杜十姨为谁?乃杜拾遗也。五撮须为谁?乃伍子胥也。”《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元中统三年敕建,本名利应狐突神庙,狐糊同音,北人读入皆似平,故突转为涂也,是又一杜十姨矣。”《陶庵梦忆》卷二:“是犹以杜十姨配伍髭须,千古不能正其非也。”
老杜
指杜甫,以别于杜牧 (称小杜)。唐 沈传师《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题示》:“锵金七言凌老杜,入木八法蟠高轩。”宋 黄庭坚《次韵元礼春怀十首》:“老杜当年鬓发华,尚言春到酒须赊。”宋 陈善《扪虱新话·杜诗高妙》:“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宋 李洪《木兰花慢》:“生平不如老杜,便如他漂泊之风流。”明 袁宏道《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君爱国成儿戏。”
少陵
指杜甫。杜甫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 韩愈《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金 曹之谦《寄元遗山》:“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郁达夫《奉赠》:“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另,汉宣帝许后之陵。因规模比宣帝的杜陵小,故名。
少陵野老
指杜甫。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唐 杜甫《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宋 陈著《看花吟》:“少陵野老老更痴,看花看开千万枝。”宋 陆文圭《唐人洗马图》:“少陵野老最善评,弟子曾入将军室。”宋 彭秋宇《乙亥冬》:“少陵野老怀忠愤,醉里攒眉强自吟。”宋 郭祥正《次韵君仪风物可爱之什》:“少陵野老谁能继,君有新诗合筑坛。”元 白朴《石州慢》:“少陵野老,杖藜潜步江头,几回饮恨吞声哭。”元 子贤《送李提举归》:“少陵野老曾为客,太白仙人旧所游。”明 郭之奇《玄宗》:“白头宫女说连昌,少陵野老哀江曲。”
杜子美
指杜甫。杜甫,字子美。唐 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见寄》:“昔年尝过杜子美,亦得高歌破印纸。”宋 苏轼《双石》:“觉而诵杜子美诗曰:“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宋 梅尧臣《海棠》:“当时杜子美,吟遍独相忘。”宋 邓深《溯蛱诗》:“况闻南山韩退之,不及北征杜子美。”宋 方回《次前韵述将归》:“我虽无丝无竹亦无肉,犹有杜子美万卷书,犹有陆士衡三间屋。”宋 汪莘《放歌行》:“杜子美,李太折,清风为魂月为魄。”
诗圣
指杜甫。宋 秦观《韩愈论》:“犹杜子美之于诗,实积众家之长……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呜呼,杜氏、韩氏亦集诗之大成者欤。”明 孙承恩《古像赞 杜工部》:“诗圣惟甫,崇雅镇浮。”清 郭曾炘《书钞本杜诗后》:“杜公称诗圣,众体无不备。”清 叶燮《原诗·外篇上》:“诗圣推杜甫。”梁启超《情圣杜甫》:“杜工部被后人上他徽号叫做‘诗圣’。”另,指李白。清 屈大均《采石题太白祠》:“千载人称诗圣好,风流长在少陵前。”自注:“朱紫阳尝谓太白‘圣于诗’。祠上有亭,当翠螺山顶,予因题曰‘诗圣亭’。”又,泛指杰出的诗人。清 赵翼《一蚁》:“徒守书呆自己误,纵成诗圣世何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