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北洋”一词的内涵演化

 hercules028 2020-07-03

“北洋”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声名显赫的习见名称,内涵凡有数变。

“北洋”,源头古意仅是地域概念。历史上的“北洋”,泛指中国北方近海的地域海域。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北洋”在地域概念中掺入了官职概念。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1861年1月20日清廷谕令将北方的牛庄、天津、登州划归新设天津的三口通商大臣管理。三口通商大臣历时十年,基本上是由崇厚担任。

1870年,授直隶总督李鸿章为钦差,办理通商事务。“津海归直隶津海道管理,山海归奉天奉锦山海道管理,东海归山东登莱青道管理,俱隶北洋。”为了对应“南洋大臣”的职衔“与北洋遥峙焉”,自此,“三口通商大臣”改用“北洋通商大臣”称号。此时,一般是“南北洋”并提“北洋”不独立使用。

1867年12月31日,丁日昌奏请创建三洋水师,“一曰北洋提督,驻扎大沽,直隶、盛京、山东各海口属之;一曰中洋提督,驻扎吴淞江口,江苏、浙江各海口属之;一曰南洋提督,驻扎厦门,福建、广东各海口属之”。此时的“北洋”仍指地理方位。

1874年,总理衙门创议筹办海防,提出“先就北洋创设水军一师”,1875年,李鸿章受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1888年制定《北洋海军章程》,“北洋海军,设于光绪中叶,直隶总督李鸿章实总之。”

《钦定大清会典》中《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篇》关于南北洋大臣的职责描述是:“北洋大臣一人,掌北洋洋务、海防之政令,凡津海、东海、山海各关政,悉统治焉。”

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北洋大臣的前身三口通商大臣就有参与国家外交的传统,李鸿章不仅继承此例,且加以扩大,仿佛总署的外派机构。李鸿章几乎参与了此后清廷的一切对外活动,从接受国书、订约换约,到勘界划界、教案处理、筹设使领等等。

     “北洋外交”某种程度上也是清廷的外交。从天津教案后至甲午战争的二十余年间,清朝外交有某种北京的总署与天津的“北洋”并存办理的二元化征象。

在李鸿章年代,“北洋”似乎成了他一人尊享的专称,张树声等也曾作过直督兼“北洋”,但在时人眼光中,只有李鸿章一人堪称“北洋”。李鸿章“兼职成了国家外交全局的主持人。总理衙门几乎办每一件事都要向他通报情况,向他咨询,吸取他的主张;他在北京的外交中枢也发挥着独一无二的影响。他还插手驻外使领人员的任用。许多驻外公使经常向他汇报、听取他的指示。他的外交实权发展到了几乎无所不包的地步。”

   甲午战争爆发时,李鸿章的“北洋”外交也发展到顶峰,以致谏者安维峻发出“枢臣一味迎合北洋之意,实所不解”的感叹! 随着战事的不利,李鸿章被迫从直督任上退下,“北洋”外交戛然而止,继任者无论是临时替换的王文韶还是 荣禄,或者掌军权的袁世凯,在外交上都无法发挥李鸿章的作用,北洋大臣专门职掌外交的原初含义逐渐不存。 

甲午战后,袁世凯编练新军“北洋军阀”于此创建基础,但此时,袁世凯并不能称“北洋”,因为“北洋大臣”是直隶总督的专属,当时由权臣荣禄等担任,而袁世凯及所部是不能越级妄称的。这点,过去常有含混。

民国著名军事史家文公直曾言:“盖清末编练正式陆军始于小站北洋系,北洋系(亦曰小站系)之名于是乎产生。”“北洋”老人张国淦在《北洋军阀的起源》一文中也说:“甲午中日战争后,清廷深知旧式军队已不足恃,于是改练新军之说大盛。张之洞首先倡练江南自强军,亦曰南洋新军,其后袁世凯所练新建陆军,称北洋新军,盖对南洋新军而言,并无所谓派(系)也。”这些言称是在追溯“北洋系”的由来,而非当时就称“北洋新军”。

1901年,李鸿章去世,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此后“北洋”才被袁世凯系统正式采用,最早见诸官方文字或是1902年袁世凯所拟《北洋创练常备军厘定营制饷章折》,这或许是袁世凯首次自谓“北洋”“北洋常备军”后简称“北洋军”。

不久,清政府统一称陆军,但习惯仍称袁世凯训练的军队为“北洋新军”或“北洋军”。

袁世凯时代的“北洋” 从个体变成群体,从一人变成集团。“一曰北洋,袁世凯主之”,从而形成所谓“北洋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