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汉钓到一只3000年“巨龟”,专家:纣王都没舍得吃,赶快上交

 老黄说史 2020-07-03

河南老汉钓到只“巨龟”,背插4支断箭,专家:这是国宝,上交吧!

民间有句老话,叫“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说的是,历史上所经历的一切,都会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独有的印记的——真实可见的文物,就是最好的例证。今天老黄要给你讲述的,就是一则有关商代末代君主帝辛(商纣王)的历史记忆。

3000多年前的一天,商王帝辛依例要举行射礼。射礼是商周时期的一种狩猎活动,之所以称为礼,说明射礼有着严格的规定:规定的猎物种类,严格的动作规范,所有上场比试的人都要经过训练。商代行猎要远行,以示隆重。所以,商王帝辛一行来到离都城朝歌70余里的洹水(河南安阳洹河)岸边,来展示他的君王之威。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商纣王(帝辛)是不理朝政、穷奢极欲、诛杀忠臣、庸残暴,祸国殃民……的“恶君”,其实,这只是后世史家及小说家对帝辛的“再创造”。真实的帝辛是个什么样子,已被历史的洪水淹没,只是,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威猛强悍的纣王形象:“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有点像是西楚霸王的前辈正身。

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能展示自己武功的这次行猎非常重视,身边还专门带上他宠信的史官,来记录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射礼选在河边,狩猎内容自然是射鱼,也就是只能射鱼、龟、鳖,可能还会包括会在水上活动的鸟类比如天鹅等。

小鱼小虾的,纣王自然看不上眼,他这次想要猎获的,是洹水中的巨元霸——鼋(yuán)。鼋是鳖类中最大的一种,也就是大鳖。发现目标猎物后,纣王就向身边的史官要来弓箭,纣王连射4箭,第一箭射在了大鳖的脖子和后壳连接的地方,后3箭也全中鳖身。为什么是4箭?在当时,射箭有射四只箭的礼制,象征着“能御四方之乱”。

因为史官随侍有功,纣王便将射猎的巨鳖赏赐给了史官。纣王这样做,并不是真的要感激史官,而是要借史官之手,替自己扬名。受到赏赐的史官,可不敢将巨鳖窃为己有,而是命工匠依据“鳖形”铸造了青铜形象,并在“鳖”身上记下纣王的这一丰功伟绩。纣王的这番操作,为3000多年后的我们,留下了一窥历史机缘。

3000多年后,2003年的一天,也同样是在洹河岸边,一位老汉闲来垂钓,结果,将那只3000多年前的“巨龟”钓出水底。当时,鱼线很沉,老汉以为又有大收获了,废了好一会儿才勉强将他拉了上来,然而,等把这条“鱼儿”拉上之后,老汉儿有点懵了。因为他费了半天的劲钓上来的不是"鱼儿",而是一头乌龟,确实来说是一只背上插着4支箭羽的乌龟,还是布满铜锈的乌龟。进一步观察之后,老汉才发现这乌龟背上还刻有一些老汉看不懂的一些符文。

接受过文物普查知识宣传的老汉,知道这不是普通的器物,便联系了县里的专家来一探究竟。奇怪的造型与背上的铭文让专家们兴奋不已,断定这是国宝级的文物,便要求老汉上交。

当时,正值国家博物馆正面向全国征集文物,这只造型奇特的“巨龟”就被送交给国家博物馆了,并且还被取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名字——“商作册般青铜鼋”。青铜鼋好理解,作册般又是个什么鬼呢?原来,“作册”是商代史官的官职名,“般”是人名;“作册般”就是当天跟随纣王的那个史官。

青铜鼋作爬行状,探首,四足外露,尾向左偏,左肩部、背甲嵌入4矢。鼋背甲中部有铭文4行32字:“丙申,王于洹,获。王一射,射三,率亡(无)废矢。王令(命)寝(馗)兄(贶)于作册般,曰:“奏于庸,作女(汝)宝。”

鼋背铸铭文4行33字,记述丙申日商王行至洹水,射鼋,商王射1箭,作册般佐射3箭,全部命中,商王将射获的鼋赐给作册般。铭文所记正与此器取像相合。

鼋是鳖科动物中最大的一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甲虫惟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鼋背甲圆形,背甲外包有柔软的革质皮肤,头小,吻突较短,鼻孔在吻突前端,四肢有发达的蹼,尾短,头、颈可完全缩入壳内。栖息于江河湖泊中,善于钻泥沙,以水生动物螺、蛙、鱼、虾等为食。鼋性凶悍,力气大。正因为如此,老鼋在《西游记》里还露了几面。

鼋有如此神力,商王捕获了鼋,觉得光彩,便把自己捕获的鼋赏赐给作册般作宝物。此器是仅见以鼋造型的器物,且是根据商王所射的鼋形制作的,具有写实主义的表现风格,故弥足珍贵。“作册般”青铜鼋形制特殊,不但丰富了像生类青铜器,也为研究商周时期的射礼提供了重要依据。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馆藏国宝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