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把手教你打造自己的私人书单

 思维灯泡 2020-07-03
开门见山,先给大家推荐一份我的书单,在知乎上有224072人收藏,反馈还是很不错,真的是老少皆宜,居家旅行之必备……
一份在知乎上被近万人收藏的书单,错过了真是你的损失
比如我挑选几本,再看看豆瓣的评分:

书单固然重要,但我今天所说的价值一定远高于此,那就是,如何打造一份属于自己的私人书单。
手把手的操作教程来了:
第一步: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几乎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初心”,你的意识和动机是首要的,读书也是如此。
为何要读书呢?
很多人说我不读书也照样挣钱,或者某某不读书也照样当老板。
确实是这样,读书和你赚钱与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你既能看到胸无点墨的大土豪,也会看到落魄的穷书生。
但是,落魄的穷书生之所以落魄,“书”可不背这锅,他即便不读书,也还是落魄。而胸无点墨的大土豪,要是还喜欢看书、看好书,瞬间他就华丽变身升级了。(我觉得重庆的保时捷夫人若是能够多看几本书、修身养性,真的就可以安安静静做她的“贵妇人”了)
从本源上来看,读书带来的好处其实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差别。
直接经验,就是靠你自己摸爬滚打亲身实践和体验来获得提升,间接经验则是通过别人的经验和理论来更好地学习。直接经验的好处很明显,亲自参与、认知与感触深刻,但不足在于两点:1.效率低下,凡事靠自摸索嘛,没有前人指点;2.由于时间、精力与能力有限,不可能事事都靠直接经验。
举个例子,你想要了解自己的专业或职业,直接经验就是“干就是了”,但问题在于,一个职业会有很多岗位,你靠自己干中学,需要太长的。时间、花费太多的精力,试错成本也太高了,几年之后你可能发现不对 ,要转行,不好意思已经晚了。但你如果在开始时找几个领域内资深优秀人士,再设计一个细致的访谈提纲详细访谈,基本上两三个小时你就可以把行业和职业大概摸清了,这就是所谓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所以,读书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是,认知的提升,无论是速度还是结果。
讲完务虚的,再讲务实的吧。
读书和挣钱有没有关系?
肯定有,但不完全成正比。
不少地方leader的亲属,比如,保时捷夫人,她们的钱很显然并不是来源于其认知和能力,而是来源于垄断、权力和关系。
有一种“土石方”生意,即是土和石,计量单位为一般为立方米(m³ )。搞工程的都知道,地势崎岖不平的,要炸平,炸掉的渣土渣石都是要钱的,重庆是山城,这种工程肯定少不了,但是这种工程的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安全和周边人群、安定等,这个就需要各种关系来搞定了。
不过,世界很大,赚钱的方式很多,权力变现是最直接、快速的,但是认知提升、风险承担等市场与职场交换依旧是主流,也是适合普通人的战场。
“读书”在职场与发展中的作用至少有两个:一是大学文凭,是作为一种“标签”而存在,成为很多好的单位和岗位人才筛选的标准;二是读书所带来的能力与认知的转变决定着你能否进入一个好的“位置”以及在这个位置上有好的表现。
详情参考这篇文章:
什么决定了你的收入和待遇?此文说透!
或者参考我的新书《高效迭代》中的前面几篇文章。
反正,读书给我带来的好处就是,从一个懵懵懂懂大山深处的穷孩子,变成了大城市里生根立足的略懂世事的…………穷小子。
第二步:手把手打造自己私人书单的教程
同样是书,差别何止万千!
每个人都是自己阅读和经历的产物,读不同的书就类似于和不同的人交朋友,影响肯定不小。
书太多了,所以,必须加以区分和筛选。
那么,怎样来找到好书 ,又如何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书单)。
先声明一下,好书有两种:一种是愉悦身心,纯粹是兴趣,这个没啥标准,个人喜好而已;另一种则是增进认知,这个就需要好好挑选了。
一、初入门摸不着头脑
比如你刚高考完,或者刚进大学不久,自学意愿很强,但不知道该如何去更好地学习。
这时候你搜索相关问题或回答就可以。
渠道建议有两个:一个是谷歌;一个是知乎。
比如,你在知乎搜索“好书”,然后页面显示:

比如那个6000赞同的回答,很多还是不错的,但是,我看了下总体偏文学方面,还是不够系统和全面。
这时候可以多换几个关键词。
比如,你搜索“哪些书值得”,然后就出来相关结果了:

第一个刚好就是我的回答,点进去,我已经分门别类整理好了。
当然,你也可以不拘泥于我的分类和整理,完全可以自己做分类和整理。
进入豆瓣网,进入“读书”主页面:

这里面就有很多标签:

比如,你选择一个“职场”或者“职业规划”。
又可以找到相关的书籍: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在知乎进行更细致的搜索,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书籍”,那么,你就会看到 @小红拖拉机 的答案了。

其实我也写了一个,但并非适合初学者,而是相当精细,所以,答案排名靠后了:

其他书籍,你只需要换个关键词,譬如“心理学书籍”,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当然,也可以在豆瓣里头搜索“心理学”,很快就能找到不错的相关书籍:

二、乱花渐欲迷人眼

通过我这些方法,你很快就会发现。

这特么也太多了吧,而且,完全没有接触的时候,还是有点不在从何下手啊。

这时候我教你一招,那就是“快速阅读法”——在最短的时间了解一本书。

有这么几招:

第一,看评分。豆瓣评分总体还是有参考性的,评分的人越多越具有参考性。

第二,看评论,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好在哪里?不好又是什么地方?

比如《社会心理学》,从这几个简评里就可以看出,这本书是很系统的,其他很多畅销书都是这本书的部分而已,而且负面评价主要是排版、翻译等问题,或者内容“枯燥”,但是,提醒一下,好书也会有枯燥的部分,而且总会让某些人觉得枯燥。

第三,看作者、出版社和目录。尤其是目录,因为作者如果不是非常知名的话,普通读者了解不多,而且也并非名人写的书就一定好。

当我们并不确定这本书是否值得我们做分析阅读,我们就需要“略读”整本书。

  1. 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特别注意副标题(如果有的话);

  2. 研究目录页,因为目录是书的逻辑和架构体系;
  3. 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看看这本书可能涉及到哪些主题和内容;
  4. 如果有的话,可以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5. 挑几个与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 读个一两段,有时连续读几页,但不用太多。

好吧,这个方法其实是来源于《如何阅读一本书》,书中概括了四个层次的阅读:

三、顺蔓摸瓜得好书
如果你喜欢某本书,在这本书的封底、扉页,或者出版社的相关信息里,一般会罗列出类似,或者相关系列的书籍。
或者你也可以上豆瓣、电商网站搜索这本书,同类型的书籍会随着这本书的信息自动呈现出来。
比如,在豆瓣搜索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下面就会出现这样的页面:

然后,你就可以根据网友的评价和推荐,以及自己的试读进行选择了。
另外,当我们读一本好书的时候,一般它会有注解和参考文献,而且很多书籍会在书的后面附上索引清单。
我们可以按图索骥,不断追踪、记录和积累。
这样一来,一个高质量的书单就慢慢得以生成了。
插句题外话,很多时候我们的学习依赖的无非是三个要素:
  • 主动性,这是基础,恰恰也是最难培养与改变的;

  • 问题拆分,把抽象的问题分解为细小的问题,然后再逐个击破,思维方法与技巧很重要;

  • 资料搜集与整理,一方面依赖于搜集技巧,另一方面更多地是不断地尝试和持续地积累;

写在后面的话:
选择好书固然重要,好好看书、消化吸收更重要。
但是,同样重要的是跳出书外,从一个真实的职业世界和人生历程出发,围绕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来更好地进行知识体系构建与认知能力提升。
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迭代,务必要追根溯源。
根在职业世界,源于我们自身。
个人的建议是:
  • 找到你的平台和支点:意识到职业才是立足之根本,认清这个职业世界的真相,借助科学职业分析方法和行动,理性平衡兴趣与职业,自我价值与现实需求,同时跳出狭小的圈子,建立更大更好的人际圈;
  • 武装你的头脑:掌握一些好的思考方法和技术,真正提升我们的思考分析能力,同时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实现认知的转变与能力的提升;

  • 洞察自我的性格:情绪稳定性及情商的提升、宜人性的打造、动机的识别与韧性的培养、内外向性的分析及职业通道与赛场的选择,等等,个人比较推崇“Big Five”理论;

  • 职场阶段与角色转变: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什么阶段就干啥样的活,把握求职阶段、初入职场阶段,逐渐探索出自己的方向,培养良好的职场习惯;

  • 突围与晋级:从干活的转变为带领别人干活的,从团队或下属的选拔、领导、沟通激励等方面入手让自己更上一个台阶,甚至,自媒体还是可以业余时间做做,指不定就打造了个人品牌呢;

以上,是我这么多年来的研究思考以及自我成长历练与总结,我把它汇集成册,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