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励志|古蔺残疾女孩如何成长为受人尊敬的女医生

 古蔺同乡会 2020-07-03

弱者不是残疾人的代名词   残疾人也是生活的强者

作者:朱小勤

 关心残疾人,是社会共同的责任。可是真正要安排残疾人工作谈何容易?然而二郎镇卢山村两委做到了,他们真正关心残疾人,为取得注册医师资格的朱小勤提供了很好的工作室、工作环境。歌颂残疾人朱小勤自强不息精神,也歌颂卢山村两委对残疾人真正的关心。下面是卢山村乡村医生朱小勤写的一篇心得体会。

——董代富

我叫朱小勤,性别女,汉族人,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我七岁那年,有一次我正在和几个小伙伴玩耍,隔壁大娘突然叫住了我,拉我到她身边,她莫名其妙拍了拍我的肩,又掀开我的衣服摸了摸我的背问我疼不疼,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说不疼,大娘犹豫的放开了我,于是我又去和几个伙伴接着玩去了。后来我爸妈从地里干活回来,大娘就跟我爸妈讲了这件事,不过,当时她也不肯定,她有些犹豫,她说,“我也是一名医生,但我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只是一名跟师学的,对很多系统的生理解剖结构我可能并不专业……”当时,身为乡村医生的爸爸马上就叫住了我,用同样方式检查了一遍,他也问我疼不,我当时也回答说也不疼。由于不太确定,第二天我爸妈就急急忙忙的带着我去了正规医院检查,医生检查后说,我可能是姿势不良引起的脊柱侧凸,于是给我开了一些钙片,并嘱咐我回来调整坐姿,站姿,睡姿,还有就是不能单肩背书包等。那时候可能只是早期,当时对我学习生活并没有带来什么影响,如果不仔细看,我和别的小伙伴一起并没什么两样,所以我和我的家人也并没有特别在意,我还是跟以前一样无忧无虑的玩耍着。

那时候,我家里条件也不好,我弟弟还小,加上我哥哥,我姐姐和我正在读书,爸妈为了供养我们,每天工作都很忙,除了吃饭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余时间都是在地里忙碌着,我们三个放学后也要帮着父母做事,三兄妹不是带弟弟就是割猪草割牛草。

虽然我的爸爸也是医生,但是作为乡村医生的他,主要是处理一下邻里应急的小伤,小感冒什么的,也没有治疗我这种怪病的特效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脊柱侧凸越来越严重,局部畸形日见明显,我的身高也逐渐降低,我渐渐的从父母的谈话中听出了一些端倪,从别人看我的异样眼神中,我开始逐渐感觉到了自卑,我的内心很煎熬,敏感的我开始体验到了痛苦的滋味,体会到了残疾人命运的艰辛。

中学的三年,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三年,最难过的三年,最自卑的三年,也是最沉默寡言的三年,可能正逢青春期对周围的人和事都特别敏感,加上自己此时也明白了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特别害怕别人看我做事和走路的样子,放学害怕走人多的地方,每次放学都绕道走小路回家,害怕学校的体育课,害怕学校搞集体活动,害怕和陌生人说话,害怕家里来客人,还怕逢年过节的走亲拜访,害怕邻居的各种宴席等等,就算自己特别喜欢热闹我也不会去,也愿意一个人在家里。因为那时我真害怕别人看我那异样的眼光和议论的样子,总之害怕很多,从此生活彻底打乱。

中学填报志愿时,当时考虑自己身体原因和家里情况选择了学医的道路,我毫不犹豫在志愿书上选择了泸州卫校,后来被学校录取了。2005年9月,我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泸州卫校,选择了中西药结合专业,来到这里也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异样的眼光,我很害怕,很难过,很自卑,常常一个人在深夜被窝里躲着哭,后来一次去城里买生活用品,在城里看见几个残疾人,在街上做着自己的事,有眼盲的,有腿脚不方便的,有没有双手的,面对生活他们没有退缩,并且努力向上生活着。可能以前总呆在家里,没见过什么,总认为自己是最惨的,最痛苦,最自卑的。其中一个没有双手用脚写字的人给我印象最深刻,他没有双手用脚写字,那是我那时候见过最好的字,最佩服的字,边写字,时不时抬头和旁人幽默的谈笑,完全看不出消极自卑心里。当时我触动很深。我曾故意来回在那段路段走了几次,我其实就是想看他写字和乐观开朗的状态,但是我又没有勇气靠近他仔细看。我就就这样假装来回的走,一边看着他写字,一边想着自己。与他们相比,自己经历的真的不算什么,但为什么他们就能生活得那么自信,那么积极向上,那么坦然呢?为什么我不可以像他们那样生活呢?当时我想,与他们比,我已经算幸运的呢,我有什么资格去谈抱怨,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虽然至今我不认识这些人,但正是他们,开启了我新的人生观,可以说他们是我人生重要的老师!

回到学校,我整个人都悄然发生了改变,我不再胆小,不再懦弱,不再自卑,不再深夜里哭泣,不再畏惧别人异样的眼光,不再害怕与同学相处交流。每逢星期天就会去那里看看,那时的他们会给我正能量,不管在学校生活学习上遇上什么困难都以此鼓励自己,激励自己,说服自己。从那时起,我每天都起得比其他同学早,我每天放学也比其他同学晚回宿舍,我不断总结整理老师每天讲的新知识,不懂就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自己不懈的努力,在学校,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残疾学生,变成了学习积极分子。求学期间我多次获得学校的一等奖学金,多次被评为学习积极分子,我的老师看到我的转变也非常欣慰,她总是不断的在表扬和称赞我。

班主任曾经对我说过的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他说“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确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会让自己做事放不开手脚,犹豫不决,失去自我,失去个性,失去自我的价值。

2008年6月,我分配到古蔺中医院实习,这里和学校的学习生活是截然不同的,面对真实病例,我的压力陡然增大,但我想着老师的话,想着那几个自强不息的残疾人榜样,于是我努力调整好状态去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临床学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临床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我们就业岗前的最佳训练,尽管这段时间很短,但对于我们每个医学生都很重要,我倍加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锻炼自我提高的每一个机会,努力克服生活工作中的重重困难,不断学习临床理论知识,积极主动思考各类医学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带教老师和其他老师请教;以便更好的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相结合。系统掌握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用药以及预防原则。在学校学习和医院实习的日子里,是我三年里最快乐,最丰富的三年,也是我收获最多的三年,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三年的中专生活结束了,就业问题摆在眼前。

2010年2月,我来到了我们街上一家诊所上班,同时也是来学习的,这里是我们街上很有名气的一名临床医生,也是我的老师,我一边工作,一边不断向老师学习临床诊疗技术,不断总结老师临床经验,丰富自己。2011年报考医师资格考试并顺利通过,还通过了成人自考,在这里工作我很开心,很充实,接触最多的是基层最常见病最多发病,也为我以后医学道路做了个很好的铺垫,我也更爱我所选择的职业。此时我准备报考我们乡镇卫生系的事业单位。

可是就在这段时间里,我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失去了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爸爸。我很清楚记得那是2015年1月9号下午3点,我爸爸因突发脑梗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就这样一辈子的离开了我们,从此我的山就这样彻彻底底的倒下了,那段时间我也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我爸爸也是一名乡村医生,在我们村里开了卫生所,爸爸走后村里的人都很惋惜,爸爸生前对他们的帮助照顾深深的不舍。后来调整了一段时间,我辞去了诊所的工作,放弃了报考事业单位,来到我爸爸生前开卫生所的地方,注册开办了村卫生室,自己成为了一名的乡村医生,为我们村宣传健康教育,普及科学卫生知识,以及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在这里我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个病人及邻居,努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他们宣传预防保健知识,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深得他们的信赖,并且相处很融洽,也很快乐,我觉得都希望有份好的工作,好的的工作环境,一份好的收入,但此时我觉的能够开心快乐的工作更为重要。但是就在2017年5月的时候,因为我开办卫生室的房子是租的,房东因家里需要占用房子,再加上当时医院刚好要安排我去泸州医学院乡村培训学习,此次学习需要两个多月时间,所以卫生室暂停医疗卫生服务。

 2017年6月到8月,我去了泸州医学院参加了乡村医学培训学习。2017年9月我又被医院安排去成都中医药大学参加民族地区卫生技术骨干培训学习,这两次外出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对于我们临床认识疾病诊疗疾病上都得到更深的认识和提高,尤其是中医适宜技术,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太适用于广大医学界朋友去探索,研究以及运用,由衷感谢国家卫计委为我们这群基层医生提供这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2017年11月,我回到了我们村新建设的村卫生室工作,也是我现在工作的地方,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县领导的倾力关怀和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按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为我们村修建了村卫生室,为村民提供方便,快捷,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也会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为我们村进行医疗服务以及健康教育宣传。

医学这条道路是学无止境的,今年8月我又报考了执业药师和本科,我希望在这条路上加强自己,从多方面丰富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更优秀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并以此作为回报社会的资本和依据,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做出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贡献。

人生要面对困难是多种多样的,我所经历的只是其中一种而已,残疾朋友们,还是那句话“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突破自己,心中有梦就勇敢去追吧,弱者不是残疾人的代名词,歧视更不是残疾人享有的专利,怜悯和同情不是我们的期待,拼搏与奉献才是我们应有的追求,才是我们活着的理由,让我们用奋斗的足迹去告诉世界,残疾人也是生活的强者。

原创:朱小勤

编辑:采桑

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