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象学说”辩

 昵称11410324 2020-07-03

“藏象学说”是当代中医基础理论之核心,这个“藏象”之“藏”绝不等于“脏象”之“脏”。而当代中医基础理论之学者,则“藏”“脏”不不分,错误地把“藏象”等同于“脏象”。这个“藏”字,可读为[cáng],也可读为 [zàng],但读音不同其字义也不同。“藏象”之“藏”应读为[cáng],而“脏象”之“脏”应读为读为 [zàng]。

《黄帝内经·素问》第九篇六节藏象论中,所论之“藏象”,所“藏”的是“精、气、神”,“藏而不泄”,这个“精、气、神”是“神之变”:“神”分阴阳,阴神为“魄”阳神为“魂”,“肺藏魄,肝藏魂”,而“肾藏精”。故《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肺者,气之本”;“肾者,主蛰,封藏之本”。这个“心者,生之本”,就是神之本!这个神之本、气之本、精之本,均本于“精、气、神”。《六节藏象论》所论的这个“藏象”,就是“本象”又叫“大象”。

人之十二官六脏六腑中的六脏则有收藏功能,也是“藏而不泄”,而六腑则无其收藏功能,则是“泄而不藏”。六脏“藏而不泄”,所“藏”的也是“精、气、神”,但不是“藏”的“精、气、神”之本,表现在:“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在此,必须分清“精、气、神”之本末,其“象”为形象即“小象”。“藏”“精、气、神”之本的脏为“神脏”,“藏”“精、气、神”之末的脏为“形脏”。因此《六节藏象论》才说:“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

心、肝、肺、脾、肾这五脏中,心、肝、肺、肾“四脏,既是“神脏”也是“形脏”,既“藏”“精、气、神”之本,也“藏”“精、气、神”之末,只有脾脏才仅是“形脏”而已,这就是“神脏四,形脏五”之来历。这个“藏”“精、气、神”之本的“藏象”叫“本象”,这个“藏”“精、气、神”之末的“藏象”叫“脏象”,而十二官之象就是“脏象”,“心者,生之本”则是“藏象”。这个“心者”并非血肉之心脏,而是指神明之心,血肉之心脏为实属十二官之列,通过解剖可见,而是指神明之心为虚,过解剖则是看不见的,但它却凌驾于十二官之上被称之为“主”。《灵兰秘典论》中:“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这个“主”就是指的神明之心,故“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由此可见,“藏象”与“脏象”,虽然两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之联系,但毕竟是有区别的绝对不能予以等同混为一谈。“藏象”与“脏象”之关系,就是“主”与“十二官危”之关系。知此,就知《内经》这本古典说的什么?就知《内经》首篇《上古天真论》中,为什么要论述:“故能形与神俱”,“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能将《内经》中的《上古天真论》、《六节藏象论》、《灵兰秘典论》,这三篇内在串联起来,学习《内经》就到家了。

当今之中医理论硏究学者认为:“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代更广义的藏象五系统: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现代分形藏象五系统。……。

这就是不知“藏象”与“脏象”之关系的表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