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这样的学生,有点自以为是的学生,有点感觉极为良好的学生,有点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的学生,居然就做出了令你生气愤怒的事情:根本没有把你布置的作业当一回事,哪怕你课上讲过了,他根本没有听,一副我就这样,你能把我怎么样?那种神情,你看了怎么可能心平气和、安然无事呢?不表达一下自己的情绪,不把自己的不满感受说出来,又怎么可以呢?只是你生气了,你不舒服了,这样好像不太好,至少对你自己不是很好,对那些学生也不太好,因为仅仅生气,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既没有帮助那些学生改变现状,也没有真正让自己的想法变成一种现实的可能性。 为此,你得思考如何去改变这些令人头疼的学生。思考他们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思考有没有合适的方法来纠正他们的这种错误的行为,思考作为教师自身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对学生此类问题出现的影响。 这几个学生之所以会那么嚣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几个正好凑成了一个圈子,也许本来他们并不具备如此的影响力,三四个人聚在一起,平时经常交流,彼此身上那些不良的习惯就可以互相影响,互相欣赏,而这种势头尽管老师花了不少的气力,毕竟不可能完全阻止他们,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慢慢地形成了一种氛围:自以为是,有点吊儿郎当。 作为这些学生的老师一定得让这些看起来自我感觉十分良好的人接受必要的惩戒与处罚,不能让他们犯了错就像没事情一样,一定得通过一个具体的事情的处理使得他们铭记他们得为自己的错付出代价,这是最起码的措施,否则作为老师今后还如何与这些人在一起?至于什么样的惩戒与处罚,自然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既不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又得提醒他们这种方式的犯错是必须受罚,甚至最好的方式是让他们自己意识到,如果没有,也要让他们在全班面前承认错误。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侮辱他们,而是要帮助这些没有什么教养的人,让他们充分意识到今后在神圣的课堂里是不能如此肆意妄为的。这是我所想的,明天我也要这样去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