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鹭客社五年:做人文如做贼!

 鹭客社 2020-07-04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我本来是想做一位小说家的。

在写一部长篇闽南乡土小说时,我发现自己对闽南乡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加之受到厦门鼓浪语人文社群再造魅力故乡理念(源自日本古川町社区营造理念)影响,开始决定要把闽南的乡土之美细细地探索一番。

这样说,并非是我对闽南文化一无所知,早在十多岁时,我就是个喜欢阅读的文学少年。大学时代,我念的是人文社科类的专业,那时,闽台文化是必修课。投笔从戎后,蹲守过六年多的青林黑塞,期间,一直都保持着人文研习者的习惯,由于时间比较多,当时我还投放了不少精力在新石器文化与百越文化。

2015年,是我离开军队后的第一年,也是创办鹭客社传播平台的第一年,更是回归人文探索的第一年。五年来,在本职工作(劳动监察)之外的珍贵的业余时间,我开拓了一条”发现乡土、佑护乡土、再造乡土”的乡土守望之路,取得了意外的良好效果,同时也收获了大量的误解、诽谤与攻击。—— 他们仿佛要我成为一个他们本身都做不到的完美人物,他们也臆造了一个我本人都不认识的虚拟人物。

有一度,我感觉人心惟危,后来,慢慢释然,因为家中书架上那些民国的文化精英,又有几位光辉不灭者,何况我这样的乡村小人物。忍不得委屈,又如何写得大文章?我所在的厦门,又有几位人文研究者,即使是如何的德高望重,不是背后被人诟病一堆?而诟人病者,何尝不是眼高手低,不敢与人当面对质者。

真实的我,现实中的我,其实只是个平凡笨拙,意识到人必有一死,从而主张珍惜当下,雕刻时光,把大量时间集中在人文领域的土楼之子。

这里我要谈谈林语堂,我来自林语堂的家乡,确实很小就受到林语堂的影响。

我一直记得林语堂的一句话:

文人,而不准备成为文妓,就只有一途,那就是带点丈夫气,说自己胸中的话,不要取媚于世,这样身分自会高。要有胆量,独抒己见,不随波逐流,就是文人的身分。所言是真知灼见的话,所见是高人一等之理,所写是优美动人之文,独往独来,存真保诚,有骨气,有识见,有操守,这样的文人是做得的。”

遗憾的是,我现在所面临的时代,是文人动辄被丑化的时代,也是文化极为虚华的时代。

正如潮水退去,我忽然发现自己竟如此的孤单。

只能用自己的坚持,点亮一支小小的随时会熄灭的烛火,等待文化时代全面来临时的晨曦。

为了更好的了解乡土,这五年,我一步步构建着自己的专用书房,一点点地展开深入民间的采风活动,可以说是钻过洞,探过墓,进过“鬼屋”,住过荒村,穿过密林,爬过屋顶,见庙拜神,入村哄犬,与贼无异

我曾经跟很多人说过,鹭客社的乡土守望,是要做二十年的,二十年一,我就退休了,安心写我的长篇小说。

总不能,目睹着一个自己还未熟识的美好的乡土世界,在短短时间内,灰飞烟灭,而无动于衷。至少,未来,在我的小说里,人们可以发现一个真实的乡土的世界,即使故事是虚构的。

在华安

在漳州古城

在贵州

在泉州清源山

在龙岩的龙岩洞

在漳州

在石码

在南安的丰州

在家乡的森林

在长汀

在大田

在东山

在长汀

在长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