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新用

 天涯浪子虎 2020-07-04

一 、原方主治:平素气虚,又受暑湿,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胸满身重,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者。

二、组成

黄芪五分,苍术一钱五分,升麻一钱,人参、白术、橘皮、神曲、泽泻各五分,炙甘草、黄柏、当归、麦门冬、青皮、葛根各三分,五味子九个。

三、用法:上药㕮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食远。

四、方解

1、人参、黄芪、炙甘草,即保元汤,大补元气,针对元气虚弱的各种症状;疲倦、无力、心悸,四肢软,尤其是下肢,月经量少,脉细涩等

2、人参、麦冬、五味子,即生脉饮,滋阴生津补气阴,针对气津两亏;口干,烦热等

3、黄芪、当归就是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针对应疲倦、无力、心悸、动则心悸、爪甲枯。

4、黄柏,麦冬,五味子对应阳明湿热证:心烦、口苦、口干、舌红、舌苔黄腻等症。

5、苍术、白术、青皮、橘皮、泽泻对应太阴寒湿证:大便溏稀,腹胀,疲倦,纳差,舌苔白腻等。

6、升麻、葛根,升清阳而除湿,对应气短、无力等症。

7、黄芪,苍术(白术),橘皮,升麻,人参,炙甘草,当归有补中益气汤之义,补气升提下陷。

五、辨证要点

1、气血津虚是这个方子的基础症状:头昏沉沉,疲倦乏力、心悸动,乏力,面色苍白,烦热,口干,四肢酸软,尤其是下肢,

2、阳明湿热:烦躁,失眠,舌质红,舌苔黄燥,头昏,头发爱出油,小便黄,身热气高,等表现,属于阳明火郁,内伤生火。

3、太阴湿邪:四肢沉重,脉沉缓无力,纳差,脘腹胀满肠鸣等表现,属于太阴湿浊。

六、病机辨证

阳明湿热与太阴寒湿兼气血津液亏虚证。

七、适应人群

主要见于中青年人,特别是公司职员,老板,成功人士,工作紧张,压力过大,应酬多,抽烟喝酒多,习惯夜生活,久而久之导致脾胃内伤,寒热错杂,兼有气虚。单纯补气,越补越化火加重烦躁,单纯清热加重太阴寒湿,腹胀纳差,泻下。

八、临床加减

1、元气损伤严重,重用保元汤、生脉饮与当归补血汤。

2、阳明火热证重加黄芩、黄连、栀子、石膏、知母,大黄(相当于合入白虎汤,黄连解毒汤,三黄泻心汤,栀子金花丸等方);

3、舌质红降,气津两亏严重者,人参换成西洋参,加入生地,丹皮,赤芍(相当于加入犀角地黄汤)保留生脉饮,去苍术、黄芪、青皮。

4、太阴湿邪重,加茯苓(构成四君子)猪苓(四苓)藿香、白蔻、草果、厚朴,防风,羌活,同时可以去麦冬五味子。

5、经常饮酒阴囊潮湿,性功能障碍,口苦,小便黄,合入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柴胡,车前子,木通)

6、湿浊不化,清阳不升,气机不畅,加羌活,防风,独活,白芷一二味药,风药除湿。

7、整个方子药物太多,主要看疾病是偏重于气血虚,还是偏重于阳明湿热,或是偏重于太阴寒湿,再进行恰当加减。

8、如果下肢湿痒,皮疹发痒,加薏仁,牛膝构成四妙散。

广义经方邓文斌老师的《经方方证躬耕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