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同志们,同志们,牛市来了。”这几天,粽哥耳边一直响起李大霄对“大国牛”的呼喊声。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焊牢3000点”,还一举突破了3150点。 牛市的味道越来越浓,股民的情绪也越来越高涨。 牛市竟然静悄悄的、几乎毫无征兆的就来了。 俗话说,“一根阳线改变情绪,两根阳线改变观点,三根阳线改变信仰。” 如今,大盘连破3000点、3100点大关。上证指数创下2019年4月份以来新高,创业板指和深成指则创出4年来的新高。 此时,似乎不呐喊一声“4000点是牛市的起点”,都与本轮行情无缘。 一 券商成为“新风口” 近日来,券商股轮番掀起涨停潮,银行保险跟着水涨船高。股市的狂欢,让很多股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7月2日,有12只证券股涨停;7月3日,14只证券涨停,简直就是券商股的“狂欢盛宴”。 今年3月11日,粽哥在公众号写下《券商股:口罩股之后的下一个“风口”?》这篇文章。 文中不仅阐述了此前A股市场和券商板块均被低估、上升空间大,以及证券公司业绩爆发却迟迟未涨而隐藏的爆发潜力,还推荐了券商总龙头中信证券。 如今,回头一看,中信证券的轮番暴涨,除了与市场被传的中信建投合并消息密切相关之外,更是基于证券板块的低估值、前期被市场错杀的逻辑。 但不管怎么说,“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中信证券依旧是那个“券商一哥”。 为了梳理券商股的投资逻辑,粽哥也在6月28日的时候,特地整理出了《一文梳理:券商股哪家强?》这篇短文,言简意赅的阐述了投资券商股的一些逻辑。 7月3日,两市成交再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北向资金净流入171.15亿元,为沪深股通开通以来第五次净流入新高。 其中,证券ETF(SH:512880)强势涨停,成交额高达54.55亿,再次创出历史新高,居股票ETF首位,牛气冲天。 二 2020下半年投资策略 回顾上半年,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科技股领涨。 然而刚进入下半年没几天,金融、地产竟然这么快就轮番暴涨了,是否预示着下半年要风格切换呢? 除此以外,“煤飞色舞”行情也是再次上演。各大券商开始吹风“煤炭涨价”等消息,又是否要趁机割一波韭菜呢? 个股表现方面,光大证券居然在8个交易日里拉出6个涨停板,绿地控股也在4个交易日里拉出3个涨停板,券商、地产互不相让。 但整体来看,这几天行情的演变,均是金融、地产等低估值板块的修复。 毕竟,上半年医药和消费股轮番上涨,估值已经涨到让人心惊胆战的地步。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收盘,按TTM整体法测算,目前市盈率最低的板块为银行(6.1倍)、建筑装饰(9.5倍)、房地产(11.1倍)。 其次,医药(74.2倍)、食品饮料(44.5倍)和电子(67.6倍)三大板块的估值已经处于高位。 因此,进行风格切换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消费、医药和科技股就没有机会,如果牛市真能“稳住”,或许再来一次“全面牛市”也说不准。 毕竟,股市到最后,赚的都是公司成长盈利的钱。对于优质赛道里的优秀公司,“强者恒强”也是常有的事。 三 投资:活着最重要 不管怎么说,2020年是大开大合的一年。 尽管上半年由于疫情的缘故,很多人被迫停掉工作、没有收入,但是对于一直待在股市里的投资者来说,却又不失为一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正如老话常言,“当闪电打下来的时候,你必须在场;当牛市来临,你必须在场”。毕竟,牛市过后也同样会面临着暴跌、崩盘。 股价上涨的背后,是风险的堆积。尤其是那些过度炒作、透支业绩的泡沫股,更需警惕。 否则,在繁荣牛市的假象背后,势必会有一群高高站岗的散户面临寒风彻骨。 投资者要能够保证一直活着,才能一直徜徉在资本市场的海洋里“看云卷云舒”。 所以,当市场疯狂时,谨遵“稳字当头”。只有坐得住,才能拿得住;只有拿得住,才能赢得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