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画名家——画家颜景龙山水画欣赏

 艺术名家 2020-07-04

【艺术简历】

颜景龙,1955年生于河北省馆陶县,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第四届名家班,2016于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山水画创作高级研究班进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河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长城书画院理事。

名家访谈

采访人:王聪

地点:石家庄 茶窝茶店

时间:2019年11月8日

《静观众妙》 138cm×69cm 2018年

王聪:颜老师您好,咱们从眼前这幅作品——《景观物化》说起吧,通过它先了解下您艺术的一个基本脉络。作品中有黄宾虹的很多东西?

颜景龙:我也是学了黄宾虹的,这幅画你看这个墨,墨的运用实际上就是水的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是非常有性格的,并不仅是一个浓淡能讲的。

王聪:这个性格您怎么解释呢?

颜景龙:笔墨实际上代表着整个中国画的本体语言。性格是什么呢?有的人性格比较柔、有的人性格比较刚,这样本人的性格也决定笔墨的走向;有的人喜欢痛快、有的人喜欢沉稳,这样就出来这个每个人手头上出来的这个笔墨就是性格,就有了差异。

中国画里的诗书画印实际上是四个行当,但是它能合而为一,都能融为一体,这是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笔和墨的关系实际上是中国的哲学和中国画的关系。有的画就是势大,强势和弱势,但是强势和弱势之间是中国的中庸思想,包括这个方圆之间,还有这个速度的快与慢,包括黑白、虚实、互让、高低,山高水低、山静水动,实际上都是哲学的对立统一。

《绿重烟树》 138cm×69cm

王聪:作为一个画家,您更喜欢从哲学的角度对中国画进行研究?

颜景龙:我喜欢传统文化,读孔孟,读老庄。中庸讲究一个度,每一样它有两极,可以往两个方向研究,比如说黑和白,你最后定在什么位置上就是什么笔墨的性格,线条的流畅或者线条的拙,都是中国画之美。

黄宾虹提出的五笔七墨,五笔:平、圆、留、重、变。每一种都是有度的。用笔滞涩的感觉好,但是滞的走不动了也不好;用笔飘逸好,但是飘逸到了滑的程度了,留不住了,他就是糊涂乱抹,就有涂抹之嫌疑。中国画讲的这个道,实际上就是中国哲学文化,非常符合中国人性格的一个艺术方向。

《晨风醉人》 69cm×69cm 2018年

王聪: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儿时在家乡馆陶有一段可遇不可求的师生缘?

颜景龙:上天注定的缘分吧,我读高中时,遇到了绘画的启蒙老师——汪易扬。汪老师是知名画家,师从刘海粟、潘天寿、黄宾虹,尤其擅长人物画、山水画。之所以能遇到汪老师,是因为那时汪老师被下放到馆陶县当美术老师。

非常幸运,他在我们老家待了17年,遇到这样起点非常高的启蒙老师。后来我放电影呀、画幻灯,都是和汪老师一块。

有了和汪老师的这些经历,77年恢复高考我上的省艺校,后来上河北师大美术学院,毕业就给我分配到河北省京剧团画布景。后来剧团以演传统性,画画的任务不多了,我就调到省电影公司。全省的画电影广告的人也有几百人的队伍。

我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的工作前半生实际上就是西画的方向,画布景、画电影广告、画人物、画水粉、油画,就是我的工作是西画的方向。但是,一开始跟着汪易扬老师,77年跟着王怀琪老师、李明久老师、钟长生老师,就一直保持着中国画的自修,因为当时80年代国画没有任何专业上需用的,基本上都是连环画、插图那个方向的,但我那个时候始终书法国画一直在坚持,直到现在。我认为国画是我的事业,西画是是工作、是职业,这样我这一生就是中西两个方向都在研究。

▲太行晴雪

王聪:现在您退休了,作为事业的中国画,在人生的这个阶段,您后边的山水画的发展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颜景龙:我六十岁退休,从四十来岁以后就偏重于国画了,四十来岁到六十来岁这二十年基本上参展啊,包括在北京跟龙瑞先生、贾又福先生接触的也都是国画的一些老师,其实从我本身来说还是喜欢中国画,这是毫无疑问的。

我是咱们省儒教协会的副秘书长,不断地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和中国画的关系,这样它会很厚重、更有文化内涵。我的画的发展始终追求的是阳光、生命,热爱自然、热爱人民、热爱祖国,我始终把握一个发展方向就是继承传统、发展创新。

我没有一味的创新,年轻的时候就认识到继承的重要性,知道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画的气量、厚度和广大。中央美院有一个校训“尽精微、致广大”,这也是两端,也就是说画山水画的人要有宽广的胸怀,才能从长江头画到长江尾。胸怀天下,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心胸有多大,你的天下就有多大。中国山水画咫尺千里,散点透视,高远、平远、深远,就决定着中国人对大自然的观察有独特的方法。

过去讲中国画有一个话叫“远看其势,近看其质”,那个深远就是研究质,甚至精微到每一个树叶,你要对它有感情,这样就是刚才我提到我的研究方向的时候一样,是阳光,我们欣赏的是生命,我的画就是树木比较多,虚实变化比较多。

《栖霞山三圣殿》 90cm×49cm 2017年

大自然的山就是像一个人一样,我跟山对话就像跟我自己对话一样。我把山看成是人体,那么树木就是衣服那么桥梁路径就是结构,人体的结构,点景就是脸面,树木要茂盛就是人的精神,还有水的走向就是人的血脉,云气的走向就是人的气脉。所以说一定要把这个东西画到活,活灵活现,他才能气韵生动,才能精神,和人讲精气神理念一样。

谢赫六法之首就是气韵生动,这个气韵,中国人对气的理解包括中医非常独到。气是什么?我理解就是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大自然的生命,要把这个感悟到,要不画出的画是死的,那是固定的,那么不固定的就是生命、就是变化。

中国人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有一个体系的,这样就是说我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的,行大道行主流大道,当然有人乐意去走个人凸现的个人风格,很快让大家都知道,这个在绘画的路上也有很多人在寻找这方面,但是我有所不同的认识,就是说每朝每代,文化的传承,实际上传承是主流,即使不出名也要在主流大道上深入去研究。

为什么我接近20多年研究黄宾虹,我认为他是几百年来中国画笔墨之大成、之代表。实际上我们对这个中国画笔墨的发展方向是非常感兴趣的,小溪到河流到入海是不断的汇聚和积淀的,每个时代总要有人去研究、去传承。我六十岁到百岁这四十年,我就想在大道上深入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山水画之间的那个厚度,我相信也会有成就的,因为我的热情在这。

王聪:有这个热情特别好!

颜景龙:中国画是永远学不完的,发展再高你也是在路上,学无止境,中国文化传到现在没有断代,就是世世代代在发展。

王聪:刚才您也提到了您的工作是西画的,自己的追求是东方的中国画的,您山水画里有没有受西画的影响?

颜景龙:有。

王聪:体现在什么上?

颜景龙:就是在写生上,写生的时候在践行着西方绘画的理念。关于西方绘画理论对中国画的碰撞研究上百年了,艺术无国界是有道理的,不能限定某一个领域自己封锁自己。我认为多领域的融合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必然,石涛也讲笔墨当随时代,中国人他都在这一方面发展不刻意的去封锁体系,吸收别人好的东西,这是中国传统的长处。

《醉乡音》138cm×69cm

颜景龙:现在我还在河北美术学院讲课,给本科生讲课四年多,教课的过程对我也很有收获。我慢慢的完善体系,把中国画从唐宋以来重新完善、理解。我也教宋画临摹,课程中孩子们在临摹宋画,我也在重温,我有的时候也要临,包括范宽的《溪山行旅》,当然我之前三十岁四十岁时临过几次了,这次又用21天临这幅画,只有深入进去你才能发展,你才有说话权利。

作品赏析

《中华民族英雄精神永存》189cm×125cm 2018年

《云影山光》 138cm×69cm

《坐观众妙》 138cm×69cm 2018年

《云壑烟林》138cm×69cm 2018年

《天地回阳》138cm×69cm

《溪山情韵》 138cm×69cm

《守望太行》138cm×69cm 2018年

▲ 溪山行旅图临摹

王聪:再一次临这幅画,跟原来临画的感受肯定不一样?

颜景龙:绝不一样,这个时候我也借鉴了贾又福先生。在贾先生的指导下对宋画的认识、临摹到理解,我现在感到非常高兴,庆幸静下来真正的进入上千年的中国画的文化体系研究,也和现在在大学讲课也是分不开的,所以说跟孩子们在一起,在他们身上能看到光明、看到生命。我这个年龄融入到年轻孩子的生机蓬勃中,感觉非常高兴,更能静下来有时间、真正的进去,对整个传统山水画进行有厚度和深度的研究。你要是没这个环节在社会上忙来忙去,可能耽误很多时间,这样就是说能行大道在主流上研究中国文化我感到非常高兴。

《云壑烟林》69cm×69cm 2018年

《云水奇观》 69cm×69cm 2018年

静观物化 69x69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