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后东德快艇部队的组建与发展(3)

 春城春短春芳 2020-07-04

从1981年开始,205型导弹艇和131型鱼雷艇开始退役,62型快艇浮动补给船也开始由新建的162型“奥赫热河”级取代。1986年起,购自前苏联的5艘1241型“毒蜘蛛”(Tarantul)级导弹艇开始服役。该艇艇长56.1米,宽11.3米,吃水3.9米,排水量420吨;动力采用两台M70/75型燃气轮机,航速35节;武备包括4枚反舰导弹、1座AK-176舰炮和2座AK-630M速射炮,乘员38人。
东德的苏制“毒蜘蛛”级导弹艇可以使用SS-N-2D“冥河”反舰导弹,射程达80千米以上,从而使东德海军快艇的打击目标从水面舰艇扩大到了岸上目标。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东德还在苏联支持下自行研制了151型“萨斯尼茨”(Sassnitz)级导弹艇。该艇是东德首款排水型快艇,适航性较强,在动力和武器系统上则依旧完全依靠苏联所提供的技术与成品。该艇艇长 48.9米,宽8.6米,吃水2.2米,排水量 347吨;艇上安装3具M520 柴油引擎,航速37节;武备包括8枚前苏联当时最先进的X-35“天王星”反舰巡航导弹、1座AK-176舰炮、1座AK-630速射炮和4枚“箭”(Strela)式防空导弹,乘员33人。
1990年柏林墙倒塌之后,率先建成、还处于试航阶段的3艘“萨斯尼茨”级快艇拆除了导弹发射架,作为巡逻艇服役使用。依据两德双方协议,东德第6舰队归属联邦海军,在完成统一后解散。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