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药变毒药,别让爱孩子变成害孩子

 两口育儿 2020-07-04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关心则乱”,用来形容现在的父母最适合不过了。孩子的一点风吹草动就很紧张,生怕孩子有什么问题。

       就比如学步比人晚了一阵,就开始担心是不是缺钙了,补钙算是常规动作,更夸张地就直接抱医院去做微量元素检查,顺带便还做个骨密度测试。

  再不然就是孩子不好好吃饭,不想着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饮食习惯,而是给孩子吃各种维生素补充剂,国产的还不行,一定得进口的。

  

  在父母看来,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想要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但这样的行为,看似为了孩子,实际上却是害了孩子。

  1.补钙过度,导致尿血

  之前医院收了一个急诊,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出现了尿血的症状,鉴于之前的一些社会新闻,父母非常担心。后来经过诊断,小女孩之所以出现尿血的情况,是因为补钙过量。

       因为这个小女孩身高相比同龄的孩子略有差距,父母就给她一日三餐地补,结果导致了高尿钙症。

  

  虽然孩子的成长需要钙质,但通过日常豆制品、牛奶的补充就足以维持了,保持每天的户外运动,促进钙质的吸收,除非特殊情况,根本无需额外进行钙质的补充。

  2.营养补充过度,造成性早熟

  玲玲的妈妈从小就给玲玲吃补品,各种强身健体的,促进大脑开发的,一个没拉下。倒不是真的觉得自己闺女缺什么,只是看身边的孩子都在吃,自己家的孩子不吃,就觉得不太安心。结果有一天给玲玲洗澡的时候,发现八岁的玲玲似乎已经开始发育了。

  送去医院以后,让医生给说了一顿。玲玲之所以会出现性早熟的情况,就是当妈的给补的营养品造成的,在医学上叫做中枢性性早熟。

  

  3.额外营养品,孩子到底需不需要

  其实只要留意官方新闻就会发现,儿科所等部门一直都在宣传给孩子过量补充会造成的危害。

       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日常的饮食完全能够满足。而维生素的补充,水果就能做到,不需要药品的协助。

  如果真的觉得孩子需要额外的帮助,建议交给医生,不要自己盲目地使用营养品,把爱孩子变成了害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