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悲伤情绪需要家长“共情”处理,简单的动画片教你深刻道理

 两口育儿 2020-07-04

  极少有父母会去主动接触动画片,更多时候是小孩子喜欢看,出于无奈不得不陪在孩子身边,自然心思也就不在动画片上,但今天,想要推荐大家看一部电影,虽然只是一部动画片,但却是一部心理教育动画片——《头脑特工队》。

  

  -1-

  国内极少有动画片是基于孩子的心理研究所展开,但这一部动画片却做到了,而且还将孩子的心理诠释地极为清楚,其中就涉及到如何安慰悲伤对象。

        现实生活中,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敏感情绪的承载体,这也是孩子为什么总是喜欢哭的原因,他们也不会刻意掩饰自己的情绪,而作为父母的我们,每当面对孩子悲伤、难过的情绪时,总是会说:“没事的,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别哭了,应该要乐观地去面对。”

  上述这些话语,家长说出口时极为简单,甚至有些父母不用动脑筋,张口直接就来,看似也都是大道理,一点问题都没有,但真的有效吗?有时候只会惹得孩子哭得更伤心罢了!

        有一句话叫做“这世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确实如此,想要感同身受谈何容易?

  

  PS:家长不是孩子,孩子也没有家长那般强大的心理承受力,你也不能完全模拟他们所处在的心理环境与生活环境,你不知道孩子到底承受了多少压力,你更不可能知道他们对该件事情的执着程度如何,你只是一句轻描淡写的“没什么大不了,都会过去的。”你要孩子如何消化你这一抽象的安慰?

  -2-

  《头脑特工队》中描绘了一个场景,大象作为女主小莱利儿时的幻想玩伴,它在得知自己即将被遗忘以后,坐在地上悲伤地哭了起来,当时“快乐”就马上跑过去哄逗大象,尝试着给它讲笑话、玩游戏,但全都没能让大象开心起来,反倒使得大象更加消沉。

  随后,“悲伤”走到大象身边,安静地坐在一旁说道,“我想你一定很难过,你过去一定和莱利有过许多珍贵的回忆……”说完大象就也顺着“悲伤”的话语开始陈述它和莱利过去美好的回忆,一边讲述一边哭泣,到最后大象的情绪就开始有了好转,再次启程上路。

  

  在此之前,父母总是排斥孩子的悲伤情绪,总是教会孩子应当保持积极、快乐的心态,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成长,殊不知,悲伤情绪才是成长过程中的主角,我们应当要去拥抱每一个情绪,而不是影片开头与发展过程中,“快乐”始终不愿意让“悲伤”接触情绪的操控盘,因为这就如同家长的观点:悲伤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阻碍,但实际上是,只要能够好好引导,每一种情绪都可能成为成长的催化剂。

        为什么?其实并不难理解,父母总是希望孩子理性处理感情,但其实这对于成人来说都很难做到,又怎么希望孩子能够做到?

  孩子的悲伤情绪多数是由于失去或是不能面对,而处理好悲伤情绪就意味着能够帮助孩子调整心态且勇敢面对,而不是一味逃避这一情绪,让孩子绕过这一障碍继续前行。

        但其实到最后会发现,在后来的成长道路上仍是会遇到这一障碍,而且这做障碍的大山越变越大,每一次的绕行都会使其越发壮大,直至最后孩子没办法绕行,只能选择攀爬,但这时的难度已经不再是最初那般简单的跨越,而是需要耗费极大精力去应对,成功的可能性极低!

  

  -3-

  实际上,孩子的成长就是情绪的处理过程,而引导情绪的处理则是父母需要做的事情,对于家长而言,最难办的是孩子的悲伤情绪,而这时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共情”。

        就像上述动画情节中“悲伤”的安慰,实际上是在进行“共情”,它在帮助大象承认自己的情绪,且引导它将其抒发出来,而不是一个人憋在心里。

  家长朋友们也可以效仿这一行为,在孩子处于备上情绪时,不妨可以试试“共情”,而不是只会说出那些就连孩子都会说的,“没关系”。

        在此之前,应当是先认识孩子的情绪,共情也需要循序渐进与理性,而不是无厘头地帮助孩子抱怨,因为没有渐进的过程与理想引导可能会把孩子引导向另一极端,虽说确实能带孩子走出悲伤情绪,但却可能给他们带来错误的认识。

  

  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将内心的真实情绪抒发出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家长才能了解孩子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悲伤,这个过程一定要耐心,毕竟孩子的言语表达并没有那么精准,也可能断断续续,这就更需要父母的引导,当然,也要适当地引导,而不是一下子把孩子想说的话语全都表达出来,孩子只是被动地承认情绪,这种共情的效果并不好!

  让孩子明白,面对该种情况悲伤情绪是正常,没必要逃避、可以掩饰自己的情绪,可以大方地去接纳它,而不是受情绪挟持,这就要求父母具有较强的表达技巧,温柔、耐心是必备的技巧,如“宝宝,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如果换做是妈妈,我想我可能还要比你更伤心,每个人都会如此,但妈妈为你高兴的是,你接受了你的情绪,你愿意和妈妈沟通,也谢谢你愿意和妈妈分享你的情绪……”

  

  在共情结束以后,也别忘了引导孩子走出,教会孩子应对的办法,否则孩子下次再面对这些情况时,不懂得处理,仍是要再次面对类似挫折,这时共情就不再起效,还可能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因此,引导孩子走出挫折也是关键,应当与共情相互配合!

  题外话:仍是要推荐家长朋友去看一看《头脑特工队》,之所以没有详细阐述剧情,是因为不想剧透,一部简单的动画电影,却适合同年龄段的人看,拥抱情绪,接纳每一种情绪,相信看完这部电影,你的育儿理念会被刷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