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了“郎朗大师班”的教学视频,才知道孩子学钢琴的重点竟是这个

 两口育儿 2020-07-04

国内学钢琴有一个趋势,就是学生低龄化。5岁学钢琴已经不算早了,很多小孩子从3岁就开始学习,然后是走精英式学琴路线。

孩子们才学了没几年,就开始在国内外参加钢琴比赛,学习氛围很浓,弹奏水平也不低,可是孩子们的琴声听上去总是硬邦邦的,没有那种优美的感觉。

家长们有没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的孩子练琴的时候,明明曲子已经练习的很熟了,但是听上去和老师弹得完全不同,小孩子弹得没有灵魂,好像弹了首假曲子。

记得看过一个郎朗大师班的教学视频,这些未来的钢琴家们曲子都弹得很优美,可是同样的乐曲到郎朗的手里立刻上下翻飞,非常有趣。郎朗认为现在小孩子们学琴,过于追求曲子的难度和技巧,但是音乐性不足。当然要弹出好的音乐来,技巧是不能缺少的。

没有良好的基础,是无法弹出动听的琴声的。但是也不能把技巧和音乐划等号,钢琴老师,家长和琴童都过于追求弹奏曲目的难度,追求炫技式的演奏,而忽视了音乐性,这是一个错误的理念。

郎朗说自己在第一年到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的时候,教授基本上都让他弹一些他认为“简单”的曲子,重在磨练他对音乐的理解力。郎朗的大师课也是重点在帮助学生们提高音乐的理解力和对艺术细节的处理能力。

比如,一些看上去重复的音乐段落,演奏的时候不应该简单重复,而是应该通过强弱变化体现差异,令音乐整体听上去张弛有度。

家长们应该在孩子们钢琴练习之余,增加孩子们听音乐的时间。每学一个新曲子,在上手练习之前,应该先通过听,在大脑中形成对曲子的大概印象。

孩子们因为在音乐领域功力不够,对音乐性的理解大多为模仿,多听听钢琴家是怎么弹的,有助于培养感觉。

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些曲子,到底应该是抒情悠扬的曲风还是激情澎湃的感觉,不会弹琴的人都知道。

钢琴老师教的是曲子的指法和弹琴技巧,磨练的是孩子手指肌肉的记忆力。而音乐性的培养需要靠孩子自己持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磨练的是孩子的耳朵,即对音乐的理解力。 

Play the piano,重点不在于弹,只有抓住play的精髓,才能够享受音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