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自一位园长妈妈的忠告:爱孩子不是占有,也不是控制

 两口育儿 2020-07-04

来自一位幼儿园园长妈妈的私信:

昨天宝宝的奶奶给我讲了周日下午和宝宝发生的一件事:

奶奶在厨房做饭,宝宝在另一个房间玩,过了一会奶奶不放心,喊宝宝,喊了三次宝没应声,过了两分钟奶奶见没有过来也没有动静就又喊了几声宝宝的名字。宝宝这次走了过来,说奶奶,你一直喊我干嘛,我想自己一个人呆会儿。奶奶委屈的告诉我这件事,一则表达她对宝宝的担心,二则是宝宝这么小一点就嫌喊他烦。

听了奶奶的陈述,我的心里一惊,我瞬间意识到宝宝长大了,开始有自己空间的需求了,两眼热泪为宝宝的成长感到喜悦。

生活中,很多父母和我家奶奶包括我都有这样的想法:照看好孩子的一切,怕孩子受到一点伤害,以内心强大的控制欲来与孩子相处,无形中干预和代替的就会增多。

我们也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所以我们帮他选择,帮他决定,避免他受伤害。而正因为我们的干预,逐步让孩子失去了培养判断能力的机会,失去了对外界事物探索的兴趣。

我首先安慰了奶奶,对奶奶的心情表示理解,也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分析了孩子的心理动态和成长需求,奶奶听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我与奶奶约定以后的陪伴过程中去问到孩子,你想自己一个人在这里还是需要有人陪呢?

陪伴需要亲密无间,也需要适时得体的进退

记得上中学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喜欢上了文学。那个时候我就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可以一天不出门,看喜欢的书,写喜欢的文字,读喜欢的文章,感受作者的心情,偶尔还会在脑子里浮现文字呈现的画面。

因为父母做生意周六日不在家,给我创造了足够的独处空间,我才得以有这样的发展空间,而这段兴趣也成了我人生最好的滋养品。

尊重孩子独处的需求,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在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建立的过程。

其实不被打扰也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过程

在幼儿园我看到很多家长在看孩子玩的时候,总喜欢一会儿喂宝宝喝口水,一会儿摸摸热不热,一会儿从包包拿出水果盒子让宝宝吃,且不说孩子烦不烦,就说大人累不累?!而这样的干扰,孩子怎么会去认真做一件事情?而后父母又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这使我想到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在家讲故事,因为家人忙没有听众我就对着镜子讲给复读机听,然后再回放给自己,反反复复不厌其烦,讲的我满意的时候我才会放给爸爸妈妈听,他们永远都是肯定我,鼓励我,给我讲的更好的勇气。

父母的忙给了自我学习的平台,父母的忙给我足够的自由时间可以做我喜欢做的事情,而父母适时的参与又给了我信心和做的更好的力量。

智慧的父母会在需要时成为参与者合作者,不需要时不委屈成为支持者鼓励者!而从需要到不需要很多父母难以逾越自己的内心。

母乳喂养的妈妈在断奶时最有体会,孩子从此不再吃奶,心里会有极强的失落感,个别脆弱的妈妈还会伤心很久,而我们也清楚的知道断奶是孩子又一个成长的开始,所以我们也要跟上孩子的成长步伐!

给孩子独处的空间,爱孩子不是占有,也不是控制。

孩子就是借助了我们的力量而来到这个世界,他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他们会飞的比我们所能看到想到的更高更远, 做父母我们始终要提醒自己,得体进退!

再次重温龙应台的这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