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对数字不敏感?3岁后这样培养,既简单又有趣,孩子还喜欢学

 两口育儿 2020-07-04

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学之后,最烦的就是如何提高他的数学成绩。大部分孩子因为觉得数学很难而讨厌数学,进而对理科都失去了兴趣。

其实家长们可以通过从小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让孩子了解数学。不仅让他们学习起来更轻松,也能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

一、用玩具来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1、形状学习

家长在帮助孩子识物时,要注意别只告诉孩子物品的名字,可以告知他们物品的属性。使用圆形、长方形之类的名词可以提前让孩子认识形状,甚至可以用剪纸、画画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形状。

等孩子对图形有一定认识之后,还可以试试蒙住他的眼睛,要求他通过触摸的方式猜测物品形状,这还能培养他的想象能力。

2、数量学习

家长可以试试把弹珠、小贝壳、黄豆等等物品混合在一起,然后让孩子把每样东西分别放在不同容器中,并要求他们数出数量。这样既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可以让孩子学会数数。

3、分辨大小、长短

家长可以试试套娃或是大小不同的盒子,让孩子学会把小盒子放在大盒子里,这就能让孩子考虑到物品的大小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准备长短不一的绸带、面包等等,让孩子排顺序,学会认识长短。

二、生活中可以教孩子认识比例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揉面粉,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比例,因为水多则变稀,水少则变稀,是很直观的认识。

三、通过玩耍的方式,让孩子了解时间概念

父母可以教孩子如何识钟、识表,甚至可以给孩子买沙漏或秒表,让他感受时间的流逝。还可以要求他计算出自己上厕所需要花的时间、吃饭需要花的时间等等。

四、儿歌也是很好的方式

有很多童谣、顺口溜都与数学相关的。比如“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等等,可以让孩子很轻松的记忆数学知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也有帮助。

五、别忘了让孩子学会背诵电话

电话也是数字,可以加强孩子对数字的认识和记忆。并且让孩子背诵父母的电话也是一种安全教育方式,在孩子3岁之后就能让他开始背诵电话了,遇到走失之类的情况孩子还知道该如何自救。

想让孩子数学成绩好,最好的方法不是强迫孩子早早地进入题海中,更不是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坐在补习班学习,而是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

倘若能让他们从数学中发掘有意思的部分,孩子们也会自然而然的想花时间在“好玩”的数学上。而以上这些方法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积累起数学思维,更有利于他们日后的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