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小小年纪,就成“撒谎精”怎么办?教育比批评更能让他矫正

 两口育儿 2020-07-04

相信看过古装电视剧的的观众,都对于皇家的孩子都深感钦佩,尤其是甄嬛传中女主的女儿。那个腹黑小萝莉印象会相当深刻,在主人公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可以说全是凭借着女儿的一句话扭转,这不禁让人深思起来,小孩子不会说谎真是一句古老的谎言。

时常在网上可以看到很多案例:因为偷钱或者是偷偷给自己试卷签字的孩子,被家长发现后就是一顿暴打。

撒谎的行为之所以在成人的世界里这么谈之色变,主要是因为这是一个道德品质的问题,所以有很多暴脾气的家长,一看见自家孩子居然会骗人了,这可怎么得了,于是直接上去就开始了,拳打脚踢的暴躁模式,这当然是不好的,那么有没有避免的方法,以及更好的教育方式呢?

平常心面对孩子,不要妖魔化

近些年来在影视作品中,确实可以看到很多年纪小小,但是智商超群,甚至暗暗地摆了大人一道的魔鬼孩子。再加上近些年来网络上层出不穷的熊孩子,多少也有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和带节奏,瞅瞅身边那些只会大哭大叫,动不动就失控的孩子。

其实大人们大可不必如此的烦恼,影视作品大都也是经过了特别的极端处理,生活中你能遇到的孩子往往是连十以内的加减乘除都要扳着手指头算半天,甚至还会算错的小傻瓜。

孩子拥有和大人悬殊的稚嫩弱小的力量,所处的环境远不如大人自己的小世界那样复杂,小孩子真的不是魔鬼,妖魔化大可不必。也有很多软软甜甜,还会处处为大人着想的小天使,重要的是如何教育和培养,而不是带着偏见去多做揣测。

暴力打骂和冷嘲热讽,对孩子的成长,身心健康都是极为不好的,同时也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疏远,得不偿失。教育专家常说,孩子的言行是父母举止的投射,多去想如何做好榜样的力量才是重中之重。只有魔鬼的爸妈,没有魔鬼的孩子。

追问孩子真正表达的本意,不要误解

孩子本身年纪比较小,理解能力和看待世界的角度也相对的比较狭隘,但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网络化时代,他们本身很容易受到童话故事作品和成人化情绪的影响。语言组织理解的能力根本比不上潜移默化的词组习惯,在大人看来,那些却成了关乎到人品阴暗面的揣测,这当然也是非常不公平的。

比如只是看见了一件在动画作品中出现的很像图案的衣服,孩子会立刻联想到故事中相应的情节与人物,然后告诉你角色发生了,怎样曲折离奇的故事,这可能是他的初衷。

但是一个表达能力不健全的孩子,可能会用一些支离破碎的语言言不由衷地开始表达,没看过这部作品的大人则容易曲解,误以为孩子在编排他人。

此时大人的情绪一定要稳定,并且接着跟孩子沟通和确认:

“你说的是从最近的动画片里看来的吗?”

“然后呢,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你刚刚说的XX那的是什么意思?”

明确孩子这么说的原因,不要因为词不达意就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

找到孩子撒谎的真正原因,加以引导

虽然孩子的世界比成人单纯,但是他们还是拥有正常的情绪感知能力,特别是在权力意识分明的家庭生活里,他们知道依赖父母的重要性。不同孩子对于依赖会表现出很不一样的应对方式,比如有的孩子不想去上学,可能会骗父母,说自己身体不舒服。

当家长带着孩子从医院里一通检查,发现身体根本无恙之后可能会大发雷霆,觉得孩子浪费了自己宝贵的上班时间。

这简直就是熊孩子嘛,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呢?特别是父母关系紧张的时候,孩子在感知到家庭气氛岌岌可危的时候,会尽全力去挽回帮助父母的感情,察觉到父母在吵架或是有人不开心,孩子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来修补,照顾着这个家庭。

家长一定要去问一问,孩子到底是为什么选择说谎,不想去上学是因为在家里可以多看到父母?还是身体不舒服就可以让父母停止争吵,都来照顾自己?又或者是在学校里发生了让他难以应对和接招的事情,所以选择了逃避?

确实有很多校园伤害事件的曝光都是从孩子逃避上学开始的,一定要追问和了解清楚,背后真正的原因,不要一味去指责撒谎这个表面的现象。了解清楚是在社交上遇到了障碍或者是受到了校园暴力和欺压,也才好有针对性的帮孩子处理。

说了这么多,家长自己要先从被欺骗的情绪里释放出来,教育孩子是必要的,但是更要了解清楚前因后果去挖一挖深层原因。是不是他的语言能力有限词不达意,一味的指责和宣泄情绪对于教育本身毫无帮助,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很重要,得到孩子信任并维持良性的亲子关系也很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