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在孩子脚下,父母要做好“指路人 ”,培养德育才是重点

 两口育儿 2020-07-04

 《论语》里记载了颜渊与孔子的一段对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这句话成为了之后千百年间,人们德行的标准之一。

但到了现在,社会在飞速发展,物质生活在明显提升,而家长对孩子的德育培养却忽略了。如提到教育,父母只会盯着孩子的学习;提到培养,话题就会展开到孩子的智力。

如今许多父母在孩子两三岁时就急于给孩子们报名各种课外兴趣班;如外语、数学、音乐、美术等等,甚至就读小学前就已经在奥数的海岸边试水,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提高班、一对一家教……

总之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考上了名牌大学就是一切付出的终极目标。也只有这样,父母的才会觉得,所有的投入都是值得的,自己的育儿是成功的。

不过事实证明,成绩或许可以决定孩子是否能上名校,但成绩并不能决定孩子们是否能融入社会这个大熔炉锻炼成才。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曾说过:“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因此品德教育关系到孩子怎么做人、怎么避免走歧路、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些年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饱读诗书的“英才”为一己之私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如复旦投毒案、药家鑫案、李启铭案不胜枚举。

同样也出现了一个个成绩优异的学子倒在了心理健康的路上,一点挫折承受能力都没有,除了学习不懂自我保护,不懂与人相处,更不懂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何物。

试问,成绩好又能怎么样?

没有品德教育做支撑,孩子就像没有尾羽的鸟,永远也把握不住自己飞行的方向。

一、言传身教以立德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只以分数论高下,哪管德行美与丑。有些父母自己疏于教育,却指望孩子自己成材;有些父母成天离不开手机,却要孩子远离手机勤奋读书;有些父母通宵打牌,却要孩子早睡早起……

父母首先得要自我修正、自我约束,才能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榜样,使孩子在人格修养上有所进步,懂得感恩,懂得做人的真正含义。

二、孩子的一些基本德育

有些孩子心理是敏感脆弱的,在失败和过错面前,常常放弃对胜利和正确的渴望。不敢承受挫折的孩子,难以面对更多的挑战,也很难融入社会。

父母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家庭任务之类的互动,教会孩子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让孩子在挫折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他们才能在将来踏入社会时能从容不迫。

懂的感恩的人,会发现得生活的美好,体会到帮助的珍贵,不懂感恩将失去亲人朋友一生痛苦。懂的宽容的人,才会活的轻松赢得尊敬,而心胸狭窄只会因计较太多只而收获烦恼。

拥有一颗善良的爱心,向弱者伸出援助之手朋友才会越聚越多,人生之路也能越走越宽;拥有一颗孝敬的心,家庭才能美满和谐。同时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也不容忽视,有自信的人才会身处阳光之下,自卑的人活在阴影之内。

因此,父母们要善于发掘、赞扬孩子的优点,树立孩子的自信,将来他们才会敢于承担肩负的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