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诊拾痊

 eight_miles 2020-07-04

      中医腹诊理论,起自《内经》、《难经》,奠基于仲景,但由于古代风俗习惯的禁锢,导致诊察方法的停滞,现在的遗忘。然而墙边开花墙外香,腹诊在日本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发展,其最早乃是按摩女的手法,后来逐渐成为一门诊断疗法。到近代逐渐形成了难经派腹诊、伤寒派腹诊、折中派腹诊,三者之中又以伤寒派腹诊流传广泛。临床治疗医生常以问脉两诊为主,腹部症状常问以患者的自我感觉,少数如小陷胸汤、大柴胡汤会按压心下,询病人疼痛否?可以看出腹诊在临床仍不成体系。伤寒方证对应逐渐开始流行,但是其含义仍没有进行一个明确,方为处方,那么证的含义是什么?证机、还是症状群?还是两者混合?在腹诊中,腹证对应处方较症候群更具有直指性,但是腹诊如脉一样,需要医生指下的感觉,腹诊训练在医院可谓有极大优势,因为病房中常进行体格检查,可以成为训练医生对腹部感觉的最佳场所。



甘麦大枣案例


   《金匮要略》:“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对于甘麦大枣的了解,可谓是了解甚少,只知其治疗脏躁,症状表现为悲伤欲哭,数欠伸,应用之证不明晰。刘保和谓其突出“紧张”二字,人表现为性急,不可拖沓,需要做的事情需要立刻动手不可懈怠{曾查甘麦大枣腹证一人却如此言}。汉方认为患者腹肌紧张,为右腹肌挛急为重。可以看出从腹诊也可以进行对于病人性格、症状的猜测,增加临床治疗手段。以下截选部分伤寒论中腹诊用语了解伤寒论中的腹诊一角。

    (1) 胸胁苦满:为小柴胡汤证主要症状之一,是指胸部连及胁部有苦闷胀满的感觉。日本汉方家对胸胁苦满的检查方法是: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指并列从肋弓下水平插入肋弓内,正常可进入2~3横指,且无触痛,若只插进去少许指尖即有触痛为阳性。又以拇指、食指捏起苦满部位之肋弓上皮及皮肤下结缔组织细细磨擦(名为“擦诊"),感到水滞(水肿)、磨纸、增厚、疼痛为阳性,并把“擦诊“阳性者称为真性胸胁苦满,仅有触诊阳性者称为假性胸胁苦满。

      (2)少腹急结:即下腹部拘挛、凝结.是切诊的感觉,检查时令患者平卧两腿伸直,医者站在患者的右侧,以指轻触腹壁,从脐向左骼前上棘方向作擦过性按压,可触知左下腹的腹直肌紧张,在脐下二、三横指的左下部尤其紧张,感到有阻力,甚至可触知索条状物,同时患者有急迫性向上下放射疼痛,甚至作屈腿动作.此征象腹部充实,这与少腹拘急的重按中空不同,多见于女子,是桃仁承气汤证之腹征。

      (3)少腹不仁:见于崔氏八味丸证, 是肾虚之腹征. 不仁 是知觉麻痹之意, 一般多为下腹部软弱无力伴皮肤麻木感,时须用棉花或羽毛划跻下皮肤方能觉察出来.或出现“正中芯”证,即在前正中线可触及如铅笔粗细样结节。

  (4)项背强几几:乃自腰部沿脊柱两侧,向后头处结节处上走的肌肉群强直性痉挛(自云肩凝或腰背挛痛),不明显者则于右肌群以指头沿其横径强力按压,而触知有凝结挛急、同时病者诉疼痛,即可诊断。


汉方以为察尺肤以为乃是察腹,不为教科书定义为腕横纹至肘横纹的前臂内侧面。教课书此定义临床意义不大,腹诊还未在我们思维中生根发芽,但是对于其狙击枪样的准确性不可忽视,可阅相关资料(《西溪书屋夜话录》、《伤寒论派腹诊》)。


在看不好意思,那就点个赞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