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鸿宾其人其事

 铁血老枪 2020-07-04

在宁夏稍有年岁的人,不知道马鸿宾的人恐怕为数不多;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马鸿宾的人定为数不少。

那么,马鸿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马鸿宾,字子寅,1884年出生于甘肃省河州(今临夏)城西韩家集之阳洼山。是为抗击八国联军入侵而战死的马福禄之长子。

马鸿宾幼年即居家读书习武,因其父马福禄是清朝武举人,故马鸿宾武功基础很好。又因其读书勤奋,聪颖好学,国学根底也很深厚,加之自小报负远大,深得其四叔马福祥的喜爱。

其父马福禄战死北京后,马福祥将马鸿宾收留身边,备受呵护。

马鸿宾幼年丧父、马福祥对马鸿宾体恤有加,将马鸿宾带至身边,不离左右,精心调教,着力栽培。

马鸿宾的发迹,与他的四叔马福祥是分不开的。

这在当时,对马鸿宾来说,受宠于马福祥确为幸事,但也因此为马鸿逵所嫉恨,为日后马鸿逵排挤马鸿宾、堂兄弟反目埋下了伏笔。

马鸿宾其人其事

马鸿宾

马福祥是一个善于洞察时局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西北马家王朝的崛起,是马福祥苦心经营得来的。

马福禄阵亡后,马福祥接统其余部,因效忠西太后,护驾有功,深得西太后赏识。

清朝灭亡后,马福祥又迅速地投靠袁世凯,其后北洋政府,其后蒋介石。

总之,无论怎样改朝换代,马福祥都能玲珑八面,但他有一遵旨,每一次权力更替,他都忘不了提携他的侄子马鸿宾,这样马鸿宾就迅速在西北军政界平步青云地崛起了。

1904年,马福祥任西宁镇总兵,马鸿宾任其侍卫长官。

1908年,马鸿宾任西宁矿务马队队官,兼矿务委员、放荒开垦委员,并“兼理蒙番事务”。

1912年8月马福祥调任宁夏镇总兵,擢马鸿宾为“昭武军”骑兵营管带。

到1916年,年仅32岁的马鸿宾已升任甘肃新军司令。

1921年6月,北洋政府授予马鸿宾陆军中将晋勋五位。

马鸿宾曾经三次主政宁夏。

第一次是1921年春,他以宁夏镇守使的身份主政宁夏;第二次是1929年冬到1930年底,又以宁夏省主席的身份主政宁夏;第三次是以宁夏省主席的身份主政宁夏0马鸿宾虽三次主政宁夏,但时间都不长,第一次六年,后二次则是昙花一现一般,分别为一年、二年。


三次主政宁夏,但无突出政绩和建树,也不似其堂兄马鸿逵那般滥施暴政。

马鸿宾其人其事

30年代省城银川

在马鸿宾的军政生涯中,使他自己引以为耻,使后人引以为憾的是他曾数次率部与红军作战,参加剿共。

1935年1月,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驱使下,马鸿宾部奉命开赴陇东剿共,至是年冬先后堵截红二十五军及中央红军,均遭惨败。

1936年,红军西征路过宁夏,马鸿宾忘记了红军曾给他的沉重打击,纠集部队在曲子、固原、海原等地堵击,但结果仍是屡遭失败,损失惨重,其驻军曲子部队被全歼,一五旅旅长冶成章被俘。

西安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进入了联合抗战的新阶段。

马鸿宾又顺应历史潮流,将其部队北撤,向中宁靠拢,静观时局变化。

在马鸿宾的军事生涯中,使他及他的后人感到自豪,也使宁夏人民感到骄傲的是,在关乎民族存亡的抗日战争时期,马鸿宾曾率领八十一军的回汉子弟赴绥抗战,在中国的抗战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反抗外敌入侵,是中国人民历来的优良传统,对马鸿宾而言,其父马福禄为抗击八国联军而战死沙场的事迹和经历,更成为他抗击日寇侵略的原始动力。

1937年抗13战争爆发后,宁夏国民党三十五师奉命改编为八十一军。

1938年5月,蒋介石下达马鸿宾为绥西防守司令的命令,除绥西现有各部队归马鸿宾指挥外,并由马鸿逵部调拨骑兵各一旅也归马鸿宾指挥,相机收复包头绥远。

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到此任命之前的1938年春,马鸿宾就主动在宁夏永宁县望远堡举办了八十一军军官训练班,他在这个训练班上讲话强调:“抗日战争是民族战争,我们军人首先要有民族观念、国家观念,时时刻刻记着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保土卫国,尽职尽责。在战场上能攻能守,要有与阵地共存亡的思想准备和抗战到底的决心……”

马鸿宾其人其事

1938年宁夏军队奔赴绥西抗日前线

蒋介石命其进攻红军时,马鸿宾有意推诿、拖延,而在接到收复绥西的命令后,马鸿宾于5月底即带领随从赴绥西就职,并即刻展开了各项战前准备,他亲自察看了自己的防区及友军设防情况,命令他的部队开赴绥西。

在部队出发前,作了多次战前动员,他多次对军官们说:抗日战争是长期战争,我们要有抗战到底的决心,要有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的信心,同时也要认识到抗日战争是艰苦的,要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同时,马鸿宾在军事上也做了周密的布置,并进行了夜间及野外的实战训练。

1939年夏秋之交,日寇从包头乘汽车、装甲车、坦克向绥西八十一军防地进犯,企图消灭八十一军主力部队、侵占绥西。

在乌拉脑包战役中,八十一军从马鸿宾到下面各级指挥员,利用有利地形,面对装备优势的敌人,沉着应战,全军回汉士兵英勇奋战,将敌人打得晕头转向。

八十一军在马鸿宾的指挥下取得了绥西抗战第一战役的胜利,打死打伤日军多人,缴获了很多军事物资。

1940年2月,日寇不甘心失败,又纠集了三万余人,在飞机、装甲车、坦克的配合下,分两路向绥西进犯。

为此,八十一军又与日军在绥西地区展开激战。

此时,马鸿宾正在重庆参加蒋介石召开的高级军事会议,部队由三十五师师长马腾蛟指挥。

由于马腾蛟在中级军官中缺乏威望,一些团长对马的指挥不是十分尊重,执行命令有点满不在乎,致使这次战役一开始就面临十分不利的局面。

日军动用了七百多辆各种车辆,飞机大炮轮番轰炸,并且违反国际公约,公然使用毒气,八十一军没能取得胜利。

这次战役,八十一军损失近千人,以及大量武器装备。

马鸿宾在重庆得知他的部队战败的消息后,立即赶到磴口,收容部队,重新鼓舞士气,并严厉处分了在战役中失职的一部分军官,同时奖励了战役中作战勇敢的军官,重新组织了两个团,补充了装备。

几日之后,即令部队重返后套,协同傅作义部队继续与日军作战。在伊克昭盟地区,马鸿宾的八十一军协同傅作义部队与日军作战,给日军以重创。

马鸿宾其人其事

绥西前线阵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北行营于1946年3月在兰州成立,张治中任主任,特委马鸿宾为行营高级参议。马部八十一军被整编为八十一师。

1948年,国民党西北行营改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张治中为长官,马鸿宾为副长官之一。八十一军又进行了扩编,马鸿宾之子马惇靖任军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马鸿宾不仅仅是在关乎民族存亡关头顺应历史潮流,在关系民族解放的历史关头,又一次顺应历史潮流,毅然与马家政权和蒋介石王朝决裂,投向光明,为自己的后半生划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1949年4月3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蒋家王朝土崩瓦解,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向西南和西北挺进。

就在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解放了西北重镇兰州之后,逼近宁夏,相继解放了固原、同心,挺进至中宁附近,马鸿逵父子闻风而逃。

宁夏解放指日可待,摆在马鸿逵、马鸿宾部队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放下武器,弃暗投明;一是负隅顽抗,彻底被歼。

当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进军宁夏时,马鸿宾逐渐认清了只有求和才是唯一出路,于是先后与马鸿逵的高级军官如贺兰军军长马全良接触,拟说服其同意求和,不果;又奔赴银川,与马鸿逵留在宁夏主持军政的次子马敦静商谈,敦促其同意求和,遭到拒绝。


在和平解放宁夏的愿望陷入僵局时,人民解放军自兰州派来的以郭南浦先生为首的八人和谈代表团来到银川,解释党的政策,说服二马走和平道路,弃暗投明。

马鸿宾其人其事

但马敦静坚持其反动立场,拒不与代表团见面。

在代表团未到来之前,马鸿宾尚有不少顾虑,经和谈代表的耐心解释,他疑云顿失,决定抛开马鸿逵部队,由他控制的八十一军率先起义。

1949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四军军长曾思玉与八十一军军长马惇靖在中宁签订了和平解放宁夏的协定,打破了僵局。

此后,马鸿逵防守金灵的一一八军被解放军歼灭和击溃。

马部各军长于9月20日通电求和。

此时驻守河西、银川及小坝地区的马部失去控制,纷纷溃散,银川城陷入一片混乱。

马鸿宾致电彭德怀司令,亲自调集卡车四十余辆,迎接解放军入城,维持秩序。

9月26日,解放军十九兵团在银川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宁夏正式宣告和平解放。

马鸿宾其人其事

马鸿宾在宁夏解放的紧急关头,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为宁夏的和平解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从而也使他个人的人生道路开始了一个新的转折,与他的堂兄马鸿逵大相径庭:马鸿逵亡命他乡,而马鸿宾则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解放后,党在政治上对马鸿宾给予了充分的重用和很高的荣誉。

马鸿宾历任银川市军管会副主任、宁夏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甘肃省副省长兼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甘肃省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届民族委员会委员等职。

马鸿宾有感于党和人民的信任,在不同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积极参加党和政府开展的各项活动,拥护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热情颂扬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以及所取得的各项成就。

马鸿宾的历史转变,也说明了我党的统战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在获得新生后,马鸿宾又为党和人民勤奋工作了十年,1960年10月,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文章选自张怀武编著《历史名人与宁夏》一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