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9%的写作者都败在了逻辑上

 新用户6521iqZ4 2022-04-26

每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都关注了↓↓↓

 

哈利法克斯:很多人之所以讨厌逻辑,是因为他们说的话大多都禁不起推敲。

99%只是一个虚化的数字,但实际上大多数写作者都败在逻辑上。

逻辑在文章中有多重要?逻辑犹如文章的血液。

人,是靠血液流动而活,如果人没有了血液,人就无法呼吸,身体不能排泄,最终导致气管衰竭,人死亡。逻辑在文章中的作用同样如此。

写作是逻辑训练的最好的方式之一,而且当你掌握一项逻辑思维以后,对于做其他事情也很有帮助。

前段时间,我随手记录的一段流水话,拿出来给大家剖析一下。

先上案例:

最近一段时间,我比较喜欢早起,为了防止高血压,早起后我会喝一点温开水。最近胃病又犯了,早上起来我还得弄一点早餐吃。

其次,身上的脂肪在增加,我上班都基本上不坐公交车。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泡茶,这难道不是惯例吗?所以说泡茶还是有用的。加班是我的常态,第二件事就是制定工作计划。

下班后,我尽量不玩手机,家里人那个不是低头玩手机?依我的意思,晚上早点睡觉。

剖析上述的案例,句子前后没有逻辑,内容表达不清晰,没有主题思想。

我稍微修改后:

最近一段时间,我比较喜欢早起,因为早起不容易生病,早起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力,研究发现,早起能使人的情绪更加积极乐观,生活更加规律,有助于自己做好一天的规划。早起后,我会喝一点温开水,适当的喝水后,能够稀释人体的血液,有助于前一天晚上休息,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的排泄。早上起来,我必须要吃早餐,早餐有效避免肠胃系统疾病的发生。

其次,我上班选择步行,步行有助于减肥,有助于消除肚子上多余的肉肉。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泡茶,喝茶能预防癌症,降低电脑辐射带来的伤害。第二件事就是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当天的工作计划,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加班。

下班后,我尽量不玩手机,玩手机对眼睛没有一点好处,而且消耗精力,浪费宝贵的时间。我选择早睡,早睡有助于肝脏的排毒,第二天的精神会更好。

做一个有自律的人。

逻辑分析:前面的每一句话,都对其进行解释,前后逻辑关系清晰。最后加了一句话总结:做一个有自律的人,是对前三段内容的一个总结,整篇文章的逻辑结构就体现出来了,通俗易懂,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清晰明了。

关于逻辑思维的,历史上有一个小故事: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他们两人的对话,非常有逻辑,对话的内容如下:

庄子:白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

惠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惠子: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庄子: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一场辩论,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庄子和惠子的几句话,就很清晰的表达了各自的观点,简洁精确。这就是逻辑思维的魅力。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一句话不仅仅表达一个意思,通常是多种信息交叉在一起,构成语言信息。

前面说到,逻辑犹如文章的血液。而逻辑是由句子组合成的,句子由语法一个一个组成。

写作逻辑训练的第一个技巧:先搞清楚简单的语法知识点,即主谓宾定状补,这是训练逻辑第一个方法。

关于主谓语,普及一下知识点,初中学过的主谓宾定状补。

主语: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主语一般是名词或代词。

谓语:表示动作的词,一般是动词。

宾语:行为对象或作用对象,一般是名词。

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

状语:句子的重要修饰成分。

补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目的等的成分。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比如:我已经吃过大米饭了,很好吃!(“我”是主语,“吃”是谓语,“饭”是宾语,“已经”是状语,“大米”是定语,“很好吃”是补语)

写作逻辑训练的第二个技巧:多用连接词。连接词是逻辑表达流畅的螺丝钉,文章的逻辑是否通顺,在于你能否正确的用好连接词,将每个信息联系起来,明确的传达给读者。

逻辑关系,其实就是用正确的句子,阐述事物A与事物B+C+D……之间的关系。重要的是多去领会,多学习大咖们的逻辑思维,多练习,变成自己的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