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需3味常用药,外敷治疗小儿口疮,两三次即愈,简单方便,用之临床确有奇效

 阿根212 2020-07-05


第 1502 期

作者 /  曾德环 程方 黎国昌 韩玲华编著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赵馨

宝宝不好好吃饭,嘴巴疼,舌、口唇、齿龈、上颚等处黏膜发生溃疡,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口腔疾患——口疮,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学龄前小儿较为多见,可单独发生,也常伴发于其他疾病之中。一般来说,小儿口疮预后良好,如果失治、误治或者体质虚弱,可导致重症,或反复发作甚至迁延难愈。

小儿口疮的发病机制:小儿口疮,是由心脾积热、虚火上炎所致,主要病变在脾与心,虚证常涉及于肾。风热乘脾者,因外感风热,外袭于肌表,内乘于脾胃。心脾积热者,因调护失宜,喂养不当,恣食肥甘厚腻,蕴积生热。

小儿口疮的诊断要点:⒈齿龈、舌体、口颊、上颚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点,大小不等,甚至满口糜烂,疼痛流涎。⒉外感引起者,初起有时可见口腔疱疹,继续破溃成溃疡,常伴发热,颌下淋巴结肿大。⒊发病多与发热疾患或饮食失调有关。⒋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或正常。

小儿口疮的辨证要点:⒈辨轻重:口疮轻者仅见口腔出现溃疡点,妨碍进食,饮食时可因疼痛出现哭闹的情形。⒉辨虚实:起病急,病程短,口腔溃烂及疼痛较重,局部有灼热感或伴发热、尿黄便干者,多属实证。(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以心火偏盛为主者,舌体溃疡较多。以脾胃积热为主者,口颊黏膜、上颚、齿龈、口唇等处溃疡较多。起病缓,病程长,口腔溃烂及疼痛较轻,兼有神疲、颧红者,多为虚证,病变脏腑以肾为主。(以上内容摘自《小儿口疮的中医调理》文/孟令娜,《启蒙(3-7岁)》2017年第6期第36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