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暑假 | 面对幼小衔接的竞争,家长们只有想通了这3件事,才能轻松缓解焦虑……

 小岛语文 2021-03-08



和曾经的学前班相比,幼小衔接的“残酷物语”真的让家长们都焦虑到极点了。甚至当你决定给孩子一个快乐暑假时,你周围的人都纷纷跳出来劝阻:真的不能这么做,多为孩子们想想吧,家长想要赢在起跑线,你的能力只达到了普通人的标准,孩子又能赢到哪里去?让孩子顺利升入小学,不提前具备小学的学习能力,开学后,又如何跟老师搞好关系?听说不会写字的学生,在升入小学后,都被老师放弃了……诸如此类的“危言耸听”,让我们的家长纷纷掏钱给孩子培优小学课程。

尽管有教育专家也指出,学龄前儿童不适宜学习小学课程,我们还是要遵循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但阻挡不了家长们的焦虑,当你进入小学后,你的同班同学都已经能流利地背诵唐诗三百首甚至是小学课文时,能做到淡定的家长又有多少呢?那些深夜因为辅导作业,咆哮的声音响彻整个小区的家长,一定是最不想输的。但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后,如何轻松缓解家长的焦虑呢?做佛系的家长不可能,那我们就先来想通这3件事。

1、家长的焦虑来自对自己辅导能力的质疑

那些还没有进入小学的家长,为什么会对上学这件事这么焦虑?不想输在起跑线,就倾尽所有去购买学区房。有了稳定的入学资格后,又来焦虑孩子的学习能力,不要跟同班同学相差太远。不难看出,家长的焦虑其实是来自对自己辅导能力的质疑。家长有没有信心和能力来掌控和辅导孩子的学习,在幼小衔接阶段是一个重要的焦虑指数。家长对自己的能力认知不足,那一定是卯起劲来给孩子报班。如果家长有信心,那会是一个理智的状态。

放轻松其实很难,家长对学习的认知通常是要求过高的。上重点小学、考双百、名列第一名等等这样的高要求目标,是我们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追求的。而相对于适龄儿童的其他能力,情商、性格、习惯、教养则总被家长忽略。对于一个有着上学憧憬的孩子,在上学前难道不是去参观学校、体验当小学生、有自己的身份认同吗?都放到幼小衔接班中去上课,家长的焦虑都来自无法接受孩子的普通,也不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如果家长能想通,我是个普通人,我的孩子也是平凡的小孩,遵循孩子的天性发展,就不会有如此焦虑了。

2、期望值太高,根本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家长

期望值太高,孩子的学习表现就永远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根本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家长,是非常焦虑的。小岛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常有家长来咨询如何学好拼音?如何让孩子把字写规范和整齐?孩子像多动症一样,上课的时候扭来扭去怎么办?往往交流到最后才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学习问题都是正常的表现,毕竟有的孩子刚满5岁,交流的家长就开始了小学学习培养计划。

5岁的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如果能保持15分钟的端坐,就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一节课45分钟,不扭来扭去,孩子自己是无意识的表现,因为模拟小学课堂学习对5岁的孩子来说,是很辛苦的。在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很累的情况下,孩子只能通过扭来扭去、不好好听讲、甚至是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缓解自身的学习压力。家长必须想通这一点:让孩子提前接受学习是没错的,但是如果不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任何的衔接补课都是有悖学习本质的。

3、暂时想通不代表能一直淡定,成绩是可以说话的

有的家长觉得自己暂时想通了,给孩子送到衔接班去,也并不是一定让孩子学到什么。只是去体验一下,自己也能得到解脱。然而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不代表他能一直保持淡定。等孩子真正进入小学后,辅导学习的焦虑,会比幼小衔接的焦虑更严重。家长不想承担的教育责任,都会反馈在孩子的学习成绩里,成绩是可以说话的。家长只有想通这件事: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学习是有差异性的,给孩子肯定和鼓励,也能让家长坚定信心。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才是我们放下焦虑的过程。

学习不会是轻松的,来自幼小衔接的竞争,必然就有升学压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能做的就是自己先控制好情绪,然后和孩子像“打怪兽”一样,去一一解决并正视这些学习问题的存在。缓解焦虑,就看你想获得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关于如何面对幼小衔接,家长该如何做好准备?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分享?欢迎留言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