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9年主力撤退时,留下36名伤员组成一支队伍,后竟发展成一个军

 金华303 2020-07-05

引言

大家印象中一支军队得是什么样子的规模?肯定是人数要多,规模相对要大一点。那你知道还有由36名伤员组成的队伍的存在吗?这支从“残血”开始的队伍竟然以惊人的速度快速成长为了一支强大的铁血军队,它就是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

1939年主力撤退时,留下36名伤员组成一支队伍,后竟发展成一个军

遭遇困境

1939年的9月,国民党军队袭击了奉命往西边撤退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的主力部队,刘飞当时是部队里的政治部主任,他带领着部队中的第二路一部,从山的北面对敌军实施了反击战,刘飞带头冲在了最前面,但是他也因此在半山腰被敌人击中,鲜血顿时就流了出来。刘飞检查完自己的伤势之后,就继续带着战士高昂着斗志向敌军冲去。

可是刘飞却因为失血过多晕倒在了半路,之后被送到了后方的“医院”,其实就是在阳澄湖上停靠着的一艘小木船进行救治。当时我军的生存条件是比较恶劣的,一应医疗器材都非常简陋,医疗条件也是不太好,刘飞是被流弹所击中,医生无法取出他身体内的弹头,好在刘飞自己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凭借简单的药物他不仅活了下来,伤口也开始愈合了。

与刘飞一同在后方养病的共有36人,但是那个时候他们所在的江南地区已经被敌军所占领,即便伤员们都藏在隐蔽的芦苇荡中,也经常会有敌军时不时的过来搜捕,而他们的武器仅仅只有刘飞和他的警卫员的枪。

1939年主力撤退时,留下36名伤员组成一支队伍,后竟发展成一个军

逆境重生

考虑到伤员们都在后方医院休养,而后方医院如果被发现那么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在这36人伤员当中,就属刘飞的职务最高,最开始刘飞先是组建了警戒队,后来经过各方面的考虑,刘飞决定在江南地区成立一支新的队伍,就是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新江抗

向新四军的总部进行提议时成立这支队伍也是为了与当地的日军以及伪军进行对抗,但是做出这个提议的刘飞后来因为他的伤势比较严重,所以这支新江抗的司令员就由夏光担任,他曾经是江抗的司令部的参谋。

组建新江抗的36人都是医院中的伤员,武器也只是刘飞和警卫员的两把手枪,不管是从人员构成还是武器装备都是情况不太好的一支队伍。就在这样一个窘境之下,司令员夏光竟然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将36人的新江抗发展为了有四个连的规模。之后不少新四军的干部又加入了进来,这支孱弱的部队一步步强大起来。

1939年主力撤退时,留下36名伤员组成一支队伍,后竟发展成一个军

铁血之师

到了后来,新江抗已发展到了5000多人的规模,在江南的这段时间里,新江抗一直在与这里的敌军周旋,还数次粉碎了日军与伪军的“扫荡”还有“清乡”。

在皖南事变之后,这支新江抗又改编成为了新四军的第18旅;解放战争的时候,它又改编成了华东野战军的第一纵队,也就是后来的解放军第二十军,特别巧合的是,刘飞正是部队的第一任领导

由36位伤员组成的新江抗一步步发展壮大,他们与侵略者作战,保卫家园;他们与腐败的国民政府对抗,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不懈努力。这支队伍的发展史令人惊讶,毕竟几年间竟能将36人发展为数千人,从两支手枪发展为兵强马壮的新部队,他们是一支铁血之师,更是中国的军事史上的一次奇迹发生。

1939年主力撤退时,留下36名伤员组成一支队伍,后竟发展成一个军

结语

新江抗在江南期间能够这样快速发展,其实也离不开当地百姓们的帮助,军民一家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回顾战士们在被敌军占领区所经历的事情,也感慨于我军将士的顽强与斗争,正是无数将士的付出才给了我们现在未来的光明。

参考资料:《开国将帅名录》、《两代“江抗”老战士于玲的回忆》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